《魂断威尼斯》
剧情简介/《魂断威尼斯》 编辑
演职员表/《魂断威尼斯》 编辑
演员表
角色 演员 备注Gustav von Aschenbach 德克·博加德Dirk Bogarde ----
Tadzio 伯恩·安德森Bjorn Andresen ----
Frau von Aschenbach 马里莎·贝伦森Marisa Berenson ----
Hotel manager Romolo Valli ----
Governess Nora Ricci ----
Esmeralda(as Carole Andre) Carole André ----
Tadzio's mother 肖瓦娜·曼加诺Silvana Mangano ----
Travel Agent Leslie French ----
Barber Franco Fabrizi ----
Vagrant Antonio Appicella ----
Jaschu, Polish youth Sergio Garfagnoli ----
Hotel clerk Ciro Cristofoletti ----
Scapegrace Luigi Battaglia ----
English tourist Dominique Darel ----
Russian tourist Masha Predit ----
Nobleman at hotel party(uncredited) Marcello Bonini Olas ----
Train station employee(uncredited) Bruno Boschetti ----
Little girl at table(uncredited) Nicoletta Elmi ----
Hotel guest(uncredited) Mirella Pamphili ----
Man who faints at station(uncredited) Marco Tulli ----
Tadzio's oldest sister (uncredited) Eva Axén ----
职员表
导演 卢奇诺·维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编剧 托马斯·曼Thomas Mann、卢奇诺·维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Nicola Badalucco
制作人 卢奇诺·维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Robert Gordon Edwards、Mario Gallo
摄影 Pasqualino De Santis
剪辑 Ruggero Mastroianni
美术设计 Ferdinando Scarfiotti
服装设计 Piero Tosi
副导演(助理) Albino Cocco、Paolo Pietrangeli
上映信息/《魂断威尼斯》 编辑
英国1971年3月1日
意大利 1971年3月5日
法国 1971年6月4日
美国1971年6月17日
瑞典1971年8月11日
芬兰1971年9月10日
日本1971年10月23日
匈牙利1972年7月6日
东德 1974年4月12日
捷克2002年1月18日
英国2003年2月14日
法国 2003年10月8日
背景介绍/《魂断威尼斯》 编辑
《魂断威尼斯》其实是托马斯·曼的自传,在他死后公布的日记中,人们才终于发现了那看似甜蜜的家庭生活背后的真正秘密,他的爱情对象原来从来就不是他的妻子,而是一位年轻的提琴手、画家保罗·恩伯格。六十年后,曾公开自己双性恋身份的维斯康蒂在风烛残年将 《魂断威尼斯》搬上了银幕。大概只有这部作品才能表达他初见美少年伯格时的倾慕之情。那一年,他五十八岁,伯格二十四岁。之后的十年中,伯格成为他电影中的主角,亦是他生活的伴侣。
《魂断威尼斯》中美少年塔齐奥的扮演者是从三千名少年中精选而出,忧郁而纤弱,简直是至美的化身,从他身上我们可以想见伯格在维斯康蒂心目中的地位。这一次,古斯塔夫从托马斯·曼的代言,变成了维斯康蒂的代言。在托马斯·曼的笔下,古斯塔夫死得疲倦,而在维斯康蒂的镜头中,美少年在海滩上嬉戏,而古斯塔夫远远地望着他,在霍乱的折磨中伸出手去想要抓住那瞬间的美景,却咽了气。背景音乐是马勒 《第五交响曲》 ,据说后来很多同志爱人选择去威尼斯殉情,必要听这首交响曲。经过小说、电影的多重文本的演绎,马勒本人是不是同性恋已经越来越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音乐为同志艺术家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灵感,而其最权威的演绎者亦都是同志,比如伯恩斯坦,比如米特罗普洛斯,比如MTT。也许,只有有了同志间细腻、惆怅、不同寻常的感情经历,才能体会马勒那神经质的奇妙艺术,他对美、爱与死的迷惘之情……[2]
幕后制作/《魂断威尼斯》 编辑
根据托马斯·曼中篇小说《威尼斯之死》改编而成,内容描写一位艺术家因为沉醉于追求青春与美,而不幸丧失性命。电影大师卢齐亚诺·维斯康堤将人对事物的种种看法融入高明的艺术技巧。影片把原著中的作家改成作曲家,以便采用马勒的第三和第五交响乐,尤其是美得酥心的柔板,为影片增添了无限的遐想。本片用英语拍摄,后被配音成其他欧洲语言。
穿帮镜头/《魂断威尼斯》 编辑
·连贯性:当阿斯陈巴赫第一次问旅馆老板关于威尼斯的形势时,老板是这么回答的“这儿没有什么好担心的(There's nothing to worry about)”。他的眼镜还在脸上。场景切了几个不同角度的镜头,然后是老板的回答“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nothing to worry about)”,但是他正用双手拿着他的眼镜。
·时代错误:在一个场景中,威尼斯人的房顶上可以很明显看到电视天线。
影片评论/《魂断威尼斯》 编辑
与其说这是一部关于爱的电影,不如说这是一部艺术家关于生命主题的电影,作曲家马勒──作家托马斯·曼──导演维斯康蒂──作曲家古斯塔夫,这一系列与这部电影有关的艺术家,他们同为艺术家的身份,同为同性恋(或是双性恋)的性别角色, 他们象是上帝塑造的雌雄同体者,既有男性身上的焦躁与暴虐,又有女性身上的娇弱与阴柔,于是我们在感知他们对青春与美的敏感的同时,更能感觉到对生命与时光流逝面前的脆弱与恐惧……
对于影片本身,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导演维斯康蒂高超的讲故事方式,故事只有两个主人公,而在两个主人公之间几乎没有语言,甚至发生任何实质性的接触与冲突,但故事却讲的扣人心弦,探究其技巧,你会发现导演在片中暗藏了两条非常具有叙事意义的悬念线索:第一、两个主人公之间的情感纠葛到底将如何发展,源自于作家曲家内心的爱情的渴望究竟是否能够从精神层面走向现实;第二,就是作曲家对于威尼斯霍乱病情的质疑与调查。这两条线索不但使观众充满好奇与充满兴趣地随着导演的镜头进入故事本身,更让霍乱笼罩下的威尼斯不但成为故事的情节推进线索更有机地成为故事的背景与主人公的情绪波动的外动力,更在影片的影像风格上立下汗马功劳,消毒、火烧地水城、潮热躁动的天气,不但加剧了作曲家的焦躁和沮丧、感官与精神的最后搏斗,更让他对生命流逝的痛惜之感极致到苍白无力与奄奄一息。那个如希腊神话中的美少年一般的男孩塔齐奥拯救了古斯塔夫的生命感,也将他送上挣扎的极限,塔齐奥在故事中看似暧昧甚至挑逗的展现过程,观众们会慢慢发现原来所有的爱情根本不是发生于现实,一切仅仅发生于古斯塔夫的内心,是古斯塔夫意想中自编自导自演的爱情故事而已,塔齐奥是一个在古斯塔夫目光中跑动的完美形体,他是爱与美的具体化身,是古斯塔夫燃尽生命的导火线,其实完全是古斯塔夫生命中回光返照的瞬间的而已,如同賣火柴的小女孩子眼前的那壁炉里那一炉暖暖的火,这一切仅仅是古斯塔夫悲剧生命乐章的华彩的最后几个小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导演设计的两个主人公的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镜头在主、客观之间转换,在古斯塔夫与维斯康蒂之间自如娴熟的频繁转换,让 古斯塔夫的精神性力量,--颓败的力量,不断地自言自语让人进入了一个纯粹的内心世界,而忘记影像里海滩、游客、餐厅、礼仪等等可见的存在。同时维斯康蒂对这个物的存在依然使用他偏爱的大幅度横摇镜头,从事物之上、从人们面前一一经过,他总是要把一个完整的世界留下来,并从这个现实的物的世界抵达另一端。同时影片中对于情感的实质没有任何语言的表现,只是充满了马勒的音乐,音乐成为影片中的另一个角色,另一个叙说者,导演把与这部影片有关的马勒以这种方式带入进来,主观音乐的铺陈,影片中客观音乐的表现,塔齐奥看钢琴表演,自己弹钢琴,小乐队的表演等等,都使得影片中的爱与美、生命的鲜活与垂老的无力的演绎增添了无尽的力量……
同名歌曲/《魂断威尼斯》 编辑
基本信息
歌曲:魂断威尼斯歌手:杨千嬅
作词:黄伟文
作曲:林二汶
专辑:《make up》
语言:粤语
发行时间:2003年7月
发行公司:新艺宝
内容介绍
Ha~ A~ Ho 让这个我在水里葬下交换那一个浪花” 这句歌词让我想起了同名电影里作曲家迷恋美少年的悲剧。也许,有些美,是值得我们为之死去的。人山人海总喜欢以小说电影为题,《魂断威尼斯》则是当中最有原著神髓!以17的卢凯彤的《龙争虎斗》开篇,《林二汶的《魂断威尼斯》收尾。可得出歌者与作曲人的交情不浅。曲末两分钟的海浪声,为这张实验味浓厚的大跌画上了句号。专辑介绍
继3月在台湾推出了国语专辑《扬眉》,乐坛天后杨千嬅终于放下手头电影的工作,推出了2003年全新粤语大碟《Make up》。千嬅这张广东大碟,全碟12首歌曲,率先主打歌“龙争虎斗”,曲调轻快,正如歌名一样,歌词虽带点“火药味”,却不失千桦的鬼马的一面!另一首主打歌则是她与吴彦祖合演暑假猛片《新扎师妹2之美丽任务》的主题曲-“咬唇”!杨千嬅新专辑摆乌龙
新唱片印制过程工序出错,引致原本打算推出市面售卖的唱片数量减了一半
杨千嬅首次自己监制的新粤语专辑《Make up》于7月4日发片,这张专辑的制作班底包括黄耀明、雷颂德、林夕、陈绮贞、黄伟文、at17、于逸尧、陈辉雄、人山人海、梁翘柏。主打歌包括《新扎师妹Ⅱ》主题曲《咬唇》、《龙争虎斗》、《满场飞》、《飞女正传》等。
专辑推出的第一天,已有很多歌迷买不到唱片,他们打电话去唱片公司投诉缺货情况,有些旺角唱片公司更将原本 100 元港元炒高至 150 港元以上。唱片公司表示,因为印制唱片过程中工序出错,引致原本打算推出市面售卖的唱片数量减了一半,所以才会有供不应求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唱片公司立即加印唱片,昨天已再次推出市场。
新唱片解构
名称杨千嬅对唱片名称的解释:“我觉得太阳晒出来的肤色比粉底更均匀;真心的笑容,比唇线笔画出来更性感,自信的眼神比眼影更迷人。相由心生,心地好,比彩妆更加防水,更加立体,更加有灵魂!"
风格
杨千嬅的新碟名是《Make up》,却是反讽地不是玩排场、玩装扮,而是反朴归真做回自己。虽然这次是和唱片公司约满前最后一张碟,合约动向未明,不少人都认为要铺张隆重地做得好看。“排场大家要看的,以前都看过了,真怀疑大家还有多少兴趣要看,不如放开这些表面功夫,做自然一些表现出来。”
制作
这次的音乐班底依然有蔡德才、林夕等一班旧人,质素有保证;但是杨千嬅特意请来两组乐坛新秀at17和假音人为她作曲,期望有火花之余,也希望他们能够带给歌曲有更生活化的感觉。
封面
新唱片封面的化妆和发型都是杨千嬅一手包办。
相关文献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从意象角度看《魂断威尼斯》 - 电影文学 - 2010 ( 5 )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艺术和极端主义——《魂断威尼斯》的主题分析 - 安徽文学(下半月) - 2010 ( 3 )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死于倦怠之美——『魂断威尼斯』唯美的绝唱 - 世界文化 - 2009 ( 12 )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