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御书黄庭内景外景经-快懂百科
《黄庭经》有《上清黄庭内景经》和《上清黄庭外景经》两种,内容和形式均十分相似,实为同一经书的不同传本。两书以七言歌诀形式传述养生修炼原理,为历代道教徒及修身养性者所重视。 历史背景
《御书黄庭外景经》一卷,清乾隆九年(1744年)高宗弘历墨笔楷书写本。每半开7行,行15字,无行格,上下双边,版框23.3cm×12.7cm。经折装。两册合装于仿宋锦函套内,再盛放于立式雕漆匣中。匣之正面刻道教神仙图案,背面刻“大清乾隆季敬制”字样,年款两侧有双龙戏珠图案,底部为海水波纹。匣长15.5cm,宽8.6cm,高34.4cm。 《御书黄庭内景外景经》为道教经典,原藏“玄穹宝殿”。经书正文前有明黄蜡笺泥金彩绘云龙纹护页,扉页绘老子像,卷末绘护法神像。无序跋。 《御书黄庭内景经》卷端题“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内分上清章第一、上有章第二、口为章第三以及黄庭章第四等共三十六章,末书“乾隆九年岁在甲子暮春之初九洲清晏御笔”。《御书黄庭外景经》卷端书“太上黄庭外景经”,末书“乾隆九年甲子春正敬书”。两册末尾钤[qián]有“乾隆宸翰”和“惟精惟一”两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