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佛教是宗教的一种,兴盛于竹巴噶举派,圣人莲花生,不丹是位于喜马拉雅山东麓的小国,面积四万七千平方公里,北界西藏,南邻印度,西接锡金,大部分为险峻的山区,对外交通困难,一向有“秘境龙国”之称。住民多为藏人系统的不丹族,分成僧侣、贵族、庶民等阶级,最奇异的风俗为不论僧俗,男女均蓄短发,唯贵族皇女准许留长发,服装大体承袭西藏。不丹人崇奉西藏佛教的宁玛派,这是由于八世纪中叶,印度的莲华生大士从西藏返印时,中途经过不丹,驻留宣教的缘故。当年多处弘法足迹已成为今日重要的朝圣地。 概括介绍
不丹佛教
到了西元十一、十二世纪,西藏佛教各派已在不丹十分活跃,尤以竹巴噶举派最为兴盛。十六世纪中叶以后,开始有寺院建筑及大藏经目录的开雕,可惜在十八世纪的一场内乱中被烧毁了。十六世纪中叶,曾有一位竹巴噶举派的喇嘛教主入境,宣称是不丹的领导者,这就是不丹称教主为法王的由来。这位法王组织中央政府,任命地方官,采取政教合一政策,行政由在家居士统筹,法王以转世方式来统治不丹。因此,竹巴噶举派成为不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