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由以钱学森为首任院长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自行研制,于1958年提出预研计划,1965年正式开始研制,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6]该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 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1][3] 东方红一号卫星重173 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它测量了卫星工程参数和空间环境,并进行了轨道测控和《东方红》乐曲的播送。东方红一号卫星在运行28天后(设计寿命为20天),电池耗尽于1970年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结束了其工作寿命。不过,卫星的轨道寿命并没有结束,截至2024年,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空间轨道上运行。[7][2][8] 由于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近地点高度较高,到2009年2月,东方红一号还运行在近地点439千米、远地 点2384千米的轨道上。[4] 发展沿革
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