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牧羊犬(英文名:Central Asian Shepherd dog)是一种大型工作犬,雄性体重约50千克,体长约70厘米;雌性体重约40千克,身高约65厘米。[3]头部庞大,近似矩形;鼻子大且发达,黑色;嘴唇厚实;咬合方式有剪刀状、水平、或下颚略突出的三种类型;眼睛中等大小,眼圈呈椭圆形,为全黑色;耳朵中等大小、呈三角形,位于头部较低部位,下垂状;被毛粗糙且直,有长毛型和短毛型两种类型。[3][4]
中亚牧羊犬分布范围广泛,从俄罗斯、中国、伊朗延伸至阿富汗,直至西伯利亚的广大地区。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至3000年之间,[3][5]是人类的需要和自然环境交互影响孕育出的产物。[6]该犬种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1996年中亚牧羊犬被记录在美国养犬俱乐部基金会库存服务计划中。2010年被允许参加美国犬业俱乐部(AKC)同伴赛事。[7][5] 中亚牧羊犬的性格冷静,对待主人极其忠诚,会对进入其领地的陌生人保持警惕,甚至具有攻击性。[7]最初的用途是保护牛羊,现作为展示犬、宠物犬、军犬等。[3][5][8]中亚牧羊犬是土库曼斯坦的国宝,深受土库曼人崇敬,是民族自豪的象征。[9]在国际交流中,其也曾被土库曼斯坦总统赠送给俄罗斯国家元首。[10]蒙古国发行过以中亚牧羊犬为形象创作的邮票。[8]2007年,其还被选为第五届亚洲室内武术运动会的吉祥物。[11] 发展历史
中亚牧羊犬来自亚洲中部,乌拉尔河、里海、小亚细亚和中国西北边境之间。它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至3000年之间,血统来自不同游牧部落的狗,与蒙古牧羊犬和西藏獒犬有密切的关系,[3][5]还和西欧的西班牙马士提夫犬有着密切的关系。[4]该犬种的出现并非人工培育,也非由某个特定的人或国家所创造,而是由当时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条件共同塑造出来 。因此,业内认为尚无法准确断定中亚牧羊犬的准确起源地追溯。[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