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尔山脉

亚洲与欧洲分界线上的山脉
乌拉尔山脉(俄语:Ура́льские го́ры ;英语:Ural Mountains)位于俄罗斯的中西部,是欧洲亚洲的分界山脉。山脉(东经59°0'0'',北纬60°0'0'')地处大致沿东经60°绵延2500多千米,南北端相差22纬度,北起北冰洋喀拉海拜达拉茨湾,南至哈萨克草原地带,平均海拔500~1200米,山脉的宽度为40~150千米,蜿蜒2000千米。最高峰为1894米高的纳罗达峰[1][4][5][3][6][7]截止2009年5月,乌拉尔地区总人口超过2000万,分别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彼尔姆州、车里雅宾斯克州、奥伦堡州库尔干州以及乌德穆尔特共和国、巴什基尔共和国等七个联邦主体。[8]
乌拉尔山脉形成于石炭纪(约2.5亿年以前)海西造山运动的结构性隆起期间。造山运动前为欧洲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乌拉尔海,两板块相向移动被挤压褶皱成山。[1][3]山脉自北至南可分为极地、亚极地乌拉尔山地和北、中、南乌拉尔山5段,中段低平,是欧亚两洲的重要通道。[1][9]
乌拉尔山脉是伏尔加河乌拉尔河同东坡鄂毕河流域的分水岭。起源于乌拉尔山脉的河流,分别注入北冰洋或里海。白绍拉河汇集极地乌拉尔山、亚极地乌拉尔山和部分北乌拉尔山的所有西坡的水,倾入巴伦支海;其最大的支流为伊利奇河、休戈尔河和乌萨河。几乎所有东坡的河流都属于鄂毕河系,都注入喀拉海[3]
乌拉尔山脉矿产资源丰富,以铁、铜、锌、铝土、[niè]、钒、铁、铬、金、石棉钾盐、煤、石油、天然气、宝石等为主。[3]由于丰富的铁矿石、煤以及稀有金属,18世纪乌拉尔地区开始吸引大量欧洲移民。1752年至1762年,乌拉尔地区创办了55家工厂,以叶卡捷琳堡彼尔姆奥伦堡为中心的工业群初步形成[8]。后乌拉尔经济区形成了以黑色冶金、有色冶金、机械制造、武器生产为主导,化工、林业、能源、农业为辅的资源型重型工业结构。乌拉尔经济区的重工业产值占整个俄罗斯工业产值的84%。山脉中部是整个俄罗斯工业的核心,该处的矿产资源是乌拉尔地区的象征,也是这一地区近三个世纪以来矿业发展的基础。[9][10]
涅涅茨人、科米人、沃古尔人和奥斯加克人,是乌拉山脉最高山地(尤其是在北方)的仅有居民,他们在这些地方保存了各自的传统生活方式,饲养驯鹿、狩猎和捕鱼。原住民民族现仅占乌拉山脉总人口的1/5左右,而大多数是俄罗斯人。俄罗斯人主要集中在中乌拉山和南乌拉山,多数人住在城市,尤其是在凯萨琳堡车里雅宾斯克彼尔姆乌法,并从事工业。在南乌拉山的大草原区域,农业人口占优势,这里的环境有利于种植小麦、马铃薯和其他作物。[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