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水县

中国贵州省遵义市下辖县
1
4
习水县,故称鰼部、鰼国故里•绿洲红城[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遵义市的下辖县,位于贵州省北部,遵义市西部[4]。地处黔川渝结合部的枢纽地带,属大娄山系和长江流域,是云贵高原四川盆地过渡区域[14]。全县幅员面积3128平方千米,辖4个街道、20个镇、2个乡,2024年末辖区户籍人口近80万人,常住人口56.64万人。[10][2][7][5]24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23个[9]
习水县处于川黔南北向构造带与北东向构造带交接的复合部,北邻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三沉降带的“四川盆地”,南接早古生代的“黔中隆起”。地势东高西低[4][15]。区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3]。习水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称鰼国,汉朝属符县[16]。后经多次调整,宋朝时期先属滋州,后归仁怀堡[16]。元末时期属怀阳县;明朝设立遵义军民府,辖区包括今习水县地;1840年,遵义经移驻温水,是习水建置之始;1915年9月成立习水县并延续至今[16]。1935年,红军长征四渡赤水”,一、二、四渡在习水境内[1]
习水县是中国煤炭开发重点县,习酒的原产地,全县主要经济产业为煤炭、电能、白酒、建材等[14]。其中,白酒对工业的贡献是92.58%,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达61.7%。主要有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习酒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1][17]。2024年,习水县地区生产总值为300.27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24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24.26亿元,同比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130.77亿元,同比增长5.7%。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为15.07:41.38:43.55。[10]
习水县拥有众多文物古迹、历史文化遗产,全县共有17个博物馆和14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四渡赤水纪念馆、青杠坡战斗遗址文化园等,红色资源丰富。[18]其中,土城古镇长征文化艺术之乡,一系列相关的革命遗址成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宋窖酒酿造技艺、红苗女装、红苗斗脚舞等,被评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19][20][13][21]。截至2022年,全县拥有非遗项目44项,其中省级10项、市级14项、县级20项[22]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