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象

象科象属的唯一物种
1
4
亚洲象(学名:Elephas maximus),是象属生活在亚洲的唯一的现存物种,且是亚洲现存最大陆地动物。[7]亚洲象四肢粗壮,像四根柱子,眼睛小,耳朵很大,有丰富的血管以便散热,[8]鼻子长。雄象长有突出口腔的长牙,雌象一般没有。全身灰色或灰棕色,皮肤厚,可达3厘米以上,褶皱多,长着稀疏的粗毛。[9]体型庞大,亚洲雄象肩高261~289厘米,体重3500~4600千克,雌象肩高228~252厘米,体重2300~3100千克。[10][11]
亚洲象主要栖息于亚洲南部热带雨林、季雨林及林间的沟谷、山坡、稀树草原及宽阔地带,常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沟谷、河边、竹林、阔叶混交林中游荡。[12]亚洲象是以植物水果为食的大型食草动物,食物主要有芭蕉科、禾本科、棕榈科等一百余种植物。[6]
亚洲象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西起印度,北至尼泊尔,南至苏门答腊,东至婆罗洲[7]亚洲象在中国仅分布于云南南部的3个地区:西双版纳、普洱(以前名为思茅)与临沧,偶尔有扩散或游荡的个体或小群外移到其他地区。现已确认三个亚种:斯里兰卡亚种(E. m. maximus)、印度亚种(E. m. indicus)和苏门答腊岛亚种(E. m. sumatranus)。[13]亚洲象是世界上仅存的三种大象之一,另外两种是非洲稀树草原象和非洲森林象。[14]
亚洲雌象一生都生活在象群中,象群由多只成年雌象与其未独立的后代组成;雄象一般独居或在单身雄象群生活。[15]亚洲象妊娠期一般为19~22月,一胎一仔,少数双胞胎。亚洲象寿命长,一般可活60~70岁,最大可活120~130岁。[16]
2020年,亚洲象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EN)物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亚洲象主要受栖息地丧失、栖息地退化、破碎化和偷猎的威胁。[12]2019年,亚洲象野生种群估计为48323~51680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