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子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亭tíng【名】(象形。战国文字字形,其中“T”象矗立的亭柱。小篆以为从高省,丁声。本义:古代设在路旁的公房,供旅客停宿)同本义。后指驿亭〖inn〗亭子是盖在路旁或花园里供人休息用的建筑物,面积较小,大多只有顶,没有墙。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建筑中一种建筑类型——亭子。对各式各样的亭子作了介绍,亭者停也,亭者景也,亭者情也,亭者蔽也,作为休息、观景、传情、遮蔽的亭子从古至今都是人们休息、游乐、观景的重要地点。书中不仅简述各类亭子功能、构造,还介绍了亭子所承载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1]

作者介绍

楼庆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1930年出生于浙江杭州。195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留校任教至今。长期从事中国建筑历史与理论的研究与教学工作。近30年重点研究中国乡土建筑与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致力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工作。主要著作有:《中国古建筑二十讲》《中国小品建筑十讲》《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国古建筑砖石艺术》《屋顶艺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五书》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