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散揆
仆散揆(?—1207年),一作布萨揆,女真名临喜,上京拔卢古河(治今黑龙江阿城白城子)人,女真族。金朝名将,左丞相仆散忠义之子。
少以世胄,充近侍奉御。大定十五年(1175年),娶韩国大长公主,世袭猛安。历拱卫直副都指挥使、兵部侍郎等职。章宗完颜璟即位,升河南路统军使。明昌四年(1193年),改西南招讨使兼天德军节度使,守卫边境。率军沿境筑垒挖堑数百里,以防漠北各部。累迁参知政事、中都路胡土爱割蛮世袭猛安、尚书右丞、平章政事,封济国公。
泰和五年(1205年),任宣抚河南军民使。泰和六年(1206年)春,南宋平章军国事韩侂胄攻金,仆散揆任左副元帅率军反击。十月,统兵九路南下攻宋,连克多地,迫宋议和。十二月,由淮南回师。泰和七年(1207年),仆散揆病死于下蔡军中,谥号“武肃”。
编辑摘要人物生平/仆散揆 编辑
仆散揆少以世胄充近侍奉御。
大定十五年(1175年),仆散揆娶韩国大长公主,擢器物局副使,特授临潢府路赫沙阿世袭猛安。历近侍局副使、拱卫直副都指挥使、殿前左卫将军。因与人窃议卫中事,罢职。后起为滦州刺史,改蠡州,入为兵部侍郎、大理卿、刑部尚书。
明昌元年(1190年),仆散揆出为泰定军节度使,改知临洮府事,治府有方,升河南路统军使。他以刚直明断,狱无冤滞,进官一阶。
明昌四年(1193年),仆散揆因牵涉郑王完颜永蹈谋逆事,被免死除名。后又起为同知崇义军节度使事。以战功迁西北路副招讨,升西南路招讨使兼天德军节度使。戍边作战,修筑界壕。拜参知政事,改中都路胡土爱割蛮世袭猛安。进尚书右丞、平章政事,封济国公。
泰和五年(1205年),任宣抚河南军民使,驻屯南京( 今河南 开封),整军习武。
泰和六年(1206年)春,南宋平章军国事韩侂胄攻金,仆散揆任左副元帅率军反击。连克临淮( 今江苏 盱眙 西北)、蕲县( 今安徽 宿州 南),解符离( 今安徽宿州北)之围。十月,统兵九路南下攻宋,自率军三万出颍州( 今安徽 阜阳)。军至淮河,侦知唯八叠滩( 今安徽 凤台 西南淮水旁)可涉。为避实击虚,遣将扬兵下蔡( 今安徽凤台),吸引宋军锐师。乘虚遣精兵潜渡八叠滩,占领南岸。大军乘势渡淮,连克安丰军( 今安徽 寿县)、庐( 今安徽 合肥)、滁( 今属安徽)、和( 今安徽 和县)、真( 今江苏 仪征)等州,迫宋遣使议和。十二月,由淮南回师。
泰和七年(1207年),仆散揆病死于下蔡军中,章宗赐谥号“武肃”,其子为仆散安贞。
主要成就/仆散揆 编辑
仆散揆于金章宗明昌四年(1193年)任西南招讨使兼天德军节度使,守卫边境。他率军沿境筑垒挖堑数百里,以防漠北各部。泰和五年(1205年),任宣抚河南军民使,驻屯南京( 今河南开封),整军习武。泰和六年(1206年)春,宋平章军国事韩侂胄攻金,仆散揆任左副元帅,率军反击。他连克临淮( 今江苏盱眙西北)、蕲县( 今安徽宿州南),解符离( 今安徽宿州北)之围。十月,统兵九路南下攻宋,自率军三万出颍州( 今安徽阜阳)。军至淮河,侦知唯八叠滩( 今安徽凤台西南淮水旁)可涉。为避实击虚,遣将扬兵下蔡( 今安徽凤台),吸引宋军锐师。乘虚遣精兵潜渡八叠滩,占领南岸。大军乘势渡淮,连克安丰军( 今安徽寿县)及庐( 今安徽合肥)、滁( 今属安徽)、和( 今安徽和县)、真( 今江苏仪征)等州,迫宋遣使议和。
人物评价/仆散揆 编辑
完颜璟:①北边之事,非卿不能办。 ②朕即位以来,任宰相未有如卿之久者,若非君臣道合,一体同心,何以及此。 ③卿于此时,经营江北,劳徕安集,除其虐政横赋,以良吏抚字疲民,以精兵分守要害,虽未系赵扩之颈,而朕前所画三事,上功已成矣。
脱脱:①揆体刚内和,与物无忤,临民有惠政。其为将也,军门镇静,尝罚必行。初渡淮,即命彻去浮梁。所至皆因粮于敌,无馈运之劳。未尝轻用士卒,而与之同甘苦,人亦乐为之用。故南征北伐,为一代名将云。 ②揆、宗浩虽师出辄捷,而行成之使,不拒其来。……虽然,揆、宗浩常胜之家,史乂搭骁勇之将,三人相继而死,和议亦成,天意盖已休息南北之人欤?
毕沅:揆体刚内和,与物无忤,临民有惠政。其为将也,军门镇静,赏罚必行。初渡淮,即命撤去浮梁,所至皆因粮于敌,无馈运之劳。未尝轻用士卒,与之同甘苦,人亦乐为用。
亲属成员/仆散揆 编辑
父母
父亲:仆散忠义
岳父:完颜雍
子女
儿子:仆散安贞
史料记载/仆散揆 编辑
《金史·卷九十三·列传第三十一》
文学形象/仆散揆 编辑
蔡东藩·《宋史演义》
- 开放分类 我来补充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