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玛刀(Gamma Knife、[2]别名: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外科[3]),是一种融精确立体定向技术和聚焦放射治疗技术于一体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系统。[1]由瑞典神经外科医生拉尔斯·莱克塞尔(Lars Leksell)教授发明。[2]根据治疗部位的不同,伽玛刀还分为头部伽玛刀和体部伽玛刀。[4] 1951年瑞典神经外科专家Lars LekseII首先提出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概念和设想。1968年,他与同事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伽玛刀(gamma knife)。1974年和1984年改进后的第二代和第三代伽玛刀采用201个60Co放射源,并可通过更换准直器的型号以治疗不同大小及不同形状的病变。[5][6]1993年中国大陆引进第一台伽玛刀。1996年后,中国先后有奥沃、玛西普公司利用自己的技术专利和自主的知识产权研制的旋转式聚焦伽玛刀相继投入临床使用。[5]1999年,瑞典医科达(Elekta)公司又研制出Leksell C型伽玛刀。使伽玛刀治疗工作进入程序化、自动化阶段。2006年至2015年期间,医科达(Elekta)公司相继研发出第五代伽玛刀Leksell Gamma Knife Perfexion和第六代伽马刀Leksell Gamma。2018年是Leksell伽玛刀诞生50周年,全世界安装了330台Leksell伽玛刀,每年治疗患者近8万例。截止到2017年底,Leksell伽玛刀已累计治疗了110万例患者。[6] 伽玛刀主要治疗小型或中型脑动静脉畸形、听神经瘤、三叉神经鞘瘤、海绵窦内脑膜瘤、小型垂体瘤、颅内单发或多发转移瘤、其他小型颅内肿瘤以及术后残留的颅内良性肿瘤。在功能神经外科方面,伽玛刀主要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癫痫、帕金森病等。[6]其原理是利用伽玛刀射线的几何聚焦,在精确的立体定位条件下,将经过科学规划的大剂量伽玛射线集中聚焦照射在预选靶区(病灶)上,经过一次或多次照射,摧毁靶区组织的生物活性,以达到 类似外科手术切除的效果。因其治疗后坏死并纤维化的病灶与正常组织分界非常明显,边缘如刀割一样锐利,人们形象称之为“伽玛刀”。[1]伽玛刀作为一种崭新的无创伤治疗手段,是医学治疗史上的一个革命性突破。[1] 分类
根据治疗部位的不同,伽玛刀还分为头部伽玛刀和体部伽玛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