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跳墙

闽菜系代表菜
1
4
佛跳墙又名“满坛香”“福寿全”,是福州传统名菜,属闽菜系,被誉为闽菜中的“状元菜”“闽菜之王”。[1]菜肴寓意吉祥如意,福寿双全。其成形于19世纪70年代,以十多种材料配以诸多香料封于酒坛中用炭火煨制而成。新中国成立后,“佛跳墙”成为国宴的主菜,2008年,“佛跳墙”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

诞生背景

关于佛跳墙的传说有好几个版本,费孝通记载的是一位饭铺老板,看见一群乞丐用破瓦罐将要到的残羹剩饭集中在一起,飘出一缕奇香。受到乞丐们这“一锅乱炖的启发,创造了佛跳墙。[3]陈文波《闲话闽菜》里记载了一富家女,将山珍海味放在一锅煮,高僧闻到后跳墙而来。《酌中志》中则记载万历皇帝最喜欢吃的其中一道菜叫“三事”,这道菜用炙蛤蜊、炒鲜虾田鸡腿、笋鸡脯、海参、鳆鱼、鲨鱼筋、肥鸡、猪蹄共烩一处。有人就认为“三事”才是“佛跳墙”的始创原味。[4]而传承最为完整,记载也最详细的是由郑春发研制。[2]
《百年聚春园》中记载,光绪二年(1876年),福州布政使周莲参加宴席时,品尝到一道由浙江籍厨师以猪肉、鸡肉、鸭肉主料绍兴酒坛煨制而成的“福寿全”菜肴,对其赞赏不已,就命衙厨郑春发仿制。郑春发在制作时的时候加以改进,以萝卜衬底,投以母鸡番鸭猪肚鱼翅、鲍鱼、等十几种精料,再配以绍兴酒桂皮、等香料,用荷叶封于酒坛中用炭火煨制,最后创出了这道坛煨菜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