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里希纳河-快懂百科
1565年的塔利科塔战役,德干地区艾哈迈德纳加尔(尼扎姆·沙希王朝)、比贾普尔、高康达和比达尔四国苏丹在克里希纳河附近决定性击败了维查耶纳伽尔王国,使得维查耶纳伽尔王国瓦解。克里希纳河(Krishna River),旧称吉斯德纳河(Kistna River),为印度南部河流。源出马哈拉施特拉(Maharashtra)邦境内的西高止山区,源头在离西海岸不远的默哈伯莱什沃尔(Mahabaleshwar)古镇附近。向东流至瓦伊(Wai),再转向东南流经桑格利(Sangli)至卡纳塔克(Karnataka)邦边境;该河在此转向东,以不规则的途径流经卡纳塔克邦进入安得拉邦。克里希纳河(奎师那河)再度先後转向东南和东北,然后向东流至维杰亚瓦达(Vijayawada)进入三角洲,注入孟加拉湾,全长约1290千米。 位置境域
克里希纳河有大片肥沃三角洲,与哥达瓦里河三角洲相连。不可通航但有灌溉之利,在维杰亚瓦达筑堰控制三角洲灌渠网的水流。河水靠季风带来的雨量补充,全年水量变化大,限制灌溉之利用。最大的支流为皮马河(Bhima)与栋格珀德拉河(Tungabhadra),後者在哈斯佩特(Hospet)有一水坝,1957年建成以作为蓄水库和供给电力。 克里希纳河昔称基斯特纳(Kistna)河,位于印度南部,是印度的大河之一。一名“吉斯德纳河”或“奇斯特纳河”。发源于马哈拉施特拉邦境内的西高止山脉,源头在默哈伯莱什沃尔山附近的牛嘴峰。河流先向东流,然后折向南流经卡纳塔克邦,再转东流入安得拉邦,最后蜿蜒流入河口三角洲,在默吉利伯德讷姆附近注入孟加拉湾。河流全长1400km,流域面积25.9万km2,河口处多年平均流量1730m3/s。流域地理位置为东经73°~83°,北纬12°~18°。上游河道曲折,多沙洲、岛屿。北侧最大支流比马河,南侧最大支流通加巴德拉河。中、下游有灌溉航运之利。下游在维贾亚瓦达以下形成三角洲,河口段与戈达瓦里河三角洲相连,构成复合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