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细胞
简介/免疫细胞 编辑
种类介绍/免疫细胞 编辑
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T细胞与B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白细胞)。
免疫分子包括:免疫球蛋白、补体、细胞因子、(干扰素、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组成/免疫细胞 编辑
免疫器官
类型: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等。
功能: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①与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②摄取和处理抗原,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淋巴细胞:①T细胞
②B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抗体、淋巴因子及溶解酶等。
T淋巴细胞/免疫细胞 编辑
T细胞是相当复杂的不均一体、又不断在体内更新、在同一时间可以存在不同发育阶段或功能的亚群,但目前分类原则和命名比较混乱,尚未统一。按免疫应答中的功能不同,可将T细胞分成若干亚群,一致公认的有:辅助性T细胞(TH),具有协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抑制性T细胞(TS),具有抑制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功能;效应T细胞(TE),具有释放淋巴因子的功能;细胞毒T细胞(TC),具有杀伤靶细胞的功能;迟发性变态反应T细胞(TD),有参与Ⅳ型变态反应的作用;放大T细胞(TA),可作用于TH和TS,有扩大免疫效果的作用;记忆T细胞(TM),有记忆特异性抗原刺激的作用。T细胞在体内存活的时间可数月至数年。其记忆细胞存活的时间则更长。
T细胞是淋巴细胞的主要组分,它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直接杀伤靶细胞,辅助或抑制B细胞产生抗体,对特异性抗原和促有丝分裂原的应答反应以及产生细胞因子等,是身体中抵御疾病感染、肿瘤形成的英勇斗士。T细胞产生的免疫应答是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的效应形式主要有两种: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破坏靶细胞膜,直接杀伤靶细胞;另一种是释放淋巴因子,最终使免疫效应扩大和增强。
T细胞,是由胸腺内的淋巴干细胞分化而成,是淋巴细胞中数量最多,功能最复杂的一类细胞。按其功能可分为三个亚群:辅助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它们的正常功能对人类抵御疾病非常重要。到目前为止,有关T细胞的演化以及它与癌症的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造血干细胞又称多能干细胞,是存在于造血组织中的一群原始造血细胞。其最大特点是能自身复制和分化,通常处于静止期,当机体需要时,分裂增殖,一部分分化为定向干细胞,受到一定激素刺激后,进一步分化为各系统的血细胞系。其中淋巴干细胞进一步分化有两条途径。一些干细胞迁移到胸腺内,在胸腺激素影响下,大量增殖分化成为成熟淋巴细胞的一个亚群,被称之为T淋巴细胞。T细胞的“T”字,是采用“胸腺”的拉丁文第一个字母命名的。第二个细胞群在类似法氏囊的器官或组织内受激素作用,成熟并分化为淋巴细胞的另一个亚群,被称为B淋巴细胞。B细胞的“B”字,是采用“囊”的拉丁文第一个字母命名的。法氏囊是鸟类特有的结构,位于泄殖腔后上方,囊壁充满淋巴组织。人和哺乳动物无法氏囊,其类似的结构可能是骨髓或肠道中的淋巴组织(集合淋巴结,阑尾等),亦有法氏囊作用。
T细胞不产生抗体,而是直接起作用。所以T细胞的免疫作用叫作“细胞免疫”。B细胞是通过产生抗体起作用。抗体存在于体液里,所以B细胞的免疫作用叫作“体液免疫”。大多数抗原物质在刺激B细胞形成抗体过程中;需T细胞的协助。在某些情况下,T细胞亦有抑制B细胞的作用。如果抑制性T细胞因受感染、辐射、胸腺功能紊乱等因素的影响而功能降低时,B细胞因失去T细胞的控制而功能亢进,就可能产生大量自身抗体,并引起各种自身免疫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活动性肝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同样,在某些情况下,B细胞也可控制或增强T细胞的功能。由此可见,身体中各类免疫反应,不论是细胞免疫还是体液免液,共同构成了一个极为精细、复杂而完善的防卫体系。
B淋巴细胞/免疫细胞 编辑
B1细胞为T细胞非依赖性细胞。B2为T细胞依赖性细胞。B细胞在体内存活的时间较短,仅数天至数周,但其记忆细胞在体内可长期存在。
K淋巴细胞/免疫细胞 编辑
NK淋巴细胞/免疫细胞 编辑
NK细胞较大,含有胞浆颗粒,故称大颗粒淋巴细胞。NK细胞可非特异直接杀伤靶细胞,这种天然杀伤活性既不需要预先由抗原致敏,也不需要抗体参与,且无MHC限制。
NK细胞杀伤的靶细胞主要是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较大的病原体(如真菌和寄生虫)、同种异体移植的器官、组织等。
NK细胞表面受体(NKR)可以识别被病毒感染的细胞表面表达的多糖分子。NK细胞的杀伤效应是由其活化后释放出的毒性分子介导,如穿孔素、颗粒酶和TNFα(肿瘤坏死因子)等。
免疫细胞分离技术/免疫细胞 编辑
淋巴细胞的分离
取肝素抗凝血1m1 加Hanks 液1m1 稀释后,沿管壁徐徐滴流叠加盛有2m1 淋巴细胞分离液的试管内(注意勿与分离液混合,然后2000r/min 水平离心20min,管内分为4 层,自上而下依次为血浆,单个核细胞,颗粒白细胞、红细胞(图2—1)。用毛细管伸至单个核细胞层中(位于细胞分离液与血浆的界面上),沿管壁轻轻吸出全部细胞。然后用Hanks 液洗两次,每次2000r/min 离心10min,最后用RPMI l640 培养液将细胞配成2×106/m1 的细胞悬液备用。
T 细胞及B 细胞的分离
将淋巴细胞悬液通过尼龙棉柱,B 细胞粘附于尼龙棉上,T细胞则不粘附,先用RPMI l640 培基洗脱尼龙棉柱,流下的细胞悬液含有丰富的T 细胞。然后用力反复挤压尼龙柱、挤出粘附在尼龙棉上的B 细胞,并用少量的RPMI l640 培基洗脱,此细胞悬液含有丰富的B 细胞。尼龙柱(塑料管)的长短和尼龙棉的多少,视分离细胞的多少而定。
CD4 细胞及CD8 细胞的分离
⑴CD4 细胞的分离:将一定量的T 细胞悬液通过一根SephDdexC—10 柱,然后用少量的RPMll640培养洗涤,收获的细胞悬液约含85%的CD4 细胞。 ⑵CD8 细胞分离:用Tris 缓冲液稀释羊抗鼠IgG(浓度为10μg/m1)包被一平皿表面,然后放置4℃过夜,没有包被上的抗体用PBS 洗净。然后将已标记有抗CD8 单克隆抗体的T 细胞(细胞浓度为1×l07/m1)3m1 加入上述的平皿内,4℃放置2 小时,用PBS 轻轻洗净末粘附的细胞,然后用毛细管加入10m1 PBS 吹打。收集的脱落细胞经洗涤后悬浮在RPMI l640 培基中备用。CD4 细胞亦可用此法分离。
单核巨噬细胞的分离
单核巨噬细胞有粘附塑料或玻璃表面的特性,而淋巴细胞则无此特性,借此可将这两类细胞分开,其方法简述如下。将待分离的细胞悬液(如实物动物的腹腔液)加入适当大小的塑料或玻璃平皿内,置于37℃ C02 温箱内温育1 小时,然后用RPMI 1640 培基轻轻漂洗平皿表面,去除非粘附细胞,再将粘附有细胞的平皿表面用上述培基轻轻洗刷,收集粘附的单核巨噬细胞。如果要获得纯度较高的单核巨噬细胞,可重复上述过程。
最新研究
研究显示免疫细胞有时促进癌细胞生长
据英国科学促进会主办的“阿尔法伽利略”科学新闻网站2008年3月28日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人员戴维·德纳多在柏林召开的一个国际会议上,报告了癌细胞是如何利用免疫细胞在体内快速生长和扩散的。
德纳多说,受伤感染细菌后,人体能很好地保护自身。免疫细胞能识别病原体,引发炎症以限制感染。伤口愈合时,炎症消退,免疫细胞也撤退。有些免疫细胞遇到癌细胞时也会引发炎症,但与普通创伤不同的是,这些免疫细胞通常不撤退,而是产生一种持久的慢性炎症,“因此被称之为永不愈合的肿瘤创伤”。
德纳多说,在肿瘤创伤愈合过程中,被吸引到伤口处的免疫细胞不仅抗击入侵者,同时也产生生长因子,允许癌细胞继续增生扩散。此外,人体内也会有新血管形成,向受伤组织提供氧和营养物。“这种新血管通常能加速伤口愈合,但癌细胞会利用它们来增生”。
德纳多说,他们正在研究阻止这类发炎过程的方法。有关研究已经表明,有些类型的肿瘤很少在定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身上发生转移,因为阿司匹林能抑制发炎,因而能阻碍肿瘤扩散。
提高免疫细胞/免疫细胞 编辑
借助睡眠
睡眠与人体免疫力密切相关。著名免疫学家通过“自我睡眠”试验发现,良好的睡眠可使体内的两种淋巴细胞数量明显上升。而医学专家的研究表明,睡眠时人体会产生一种称为胞壁酸的睡眠因子,此因子促使白血球增多,巨噬细胞活跃,肝脏解毒功能增强,从而将侵入的细菌和病毒消灭。
保持乐观的态度
可以维持人体于一个最佳的状态,尤其是在现今社会,人们面临的压力很大,巨大的心理压力会导致对人体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的荷尔蒙成分增多,所以容易受到感冒或其它疾病的侵袭。
限制饮酒
每天饮低度白酒不要超过100毫升,黄酒不要超过250毫升,啤酒不要超过1瓶,因为酒精对人体的每一部分都会产生消极影响。即使喝葡萄酒可以降低胆固醇,也应该限制每天一杯,过量饮用会给血液与心脏等器官造成很大破坏。
参加运动
专家进行的3项研究指出,每天运动30到45分钟,每周5天,持续12周后,免疫细胞数目会增加,抵抗力也相对增加。运动只要心跳加速即可,晚餐后散步就很适合。
补充维生素
每天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专家指出,身体抵抗外来侵害的武器,包括干扰素及各类免疫细胞的数量与活力都和维生素与矿物质有关。
改善体内生态环境
用微生态制剂提高免疫力的研究和使用由来已久。研究表明,以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为代表的有益菌群具有广谱的免疫原性,能刺激负责人体免疫的淋巴细胞分裂繁殖,同时还能调动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去“吃”掉包括病毒、细菌、衣原体等在内的各种可致病的外来微生物,产生多种抗体,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对于健康人来说,不妨“食疗”,多吃些乳酸菌饮料;而健康边缘人群,可以用微生态制剂来调节体内微生态平衡。能提高免疫力的食品 1.灵芝:灵芝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这是因为灵芝含有抗癌效能的多糖体,此外,还含有丰富的锗元素。锗能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延缓细胞的衰老,能通过诱导人体产生干扰素而发挥其抗癌作用; 2.新鲜萝卜:因其含有丰富的干扰素诱导剂而具有免疫作用; 3.人参蜂王浆: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及内分泌的调节能力,并含具有防癌作用的蜂乳酸; 4.蘑菇、猴头菇、草菇、黑木耳、银耳、车养、百合等:都有明显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5.香菇:香菇所含的香菇多糖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相关文献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慢性应激对大鼠行为和免疫细胞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 心理学报 - 200739 ( 6 )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高强度聚焦超声对中晚期肝癌患者机体免疫细胞及其活性的影响 - 介入放射学杂志 - 200918 ( 4 )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凋亡相关因子在泡球蚴感染宿主病灶旁免疫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201128 ( 6 )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