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尹子,生卒年不详,字公文(一说公度)约与老子同时,是先秦时期道家人物的重要代表。《吕氏春秋·审分览·不二》列举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十豪”,关尹子是其中之一,后被道教尊为“无上真人”“文始先生”。[1][2] 历代对关尹的姓氏及名字,有姓关名令尹、姓关名喜、姓尹名喜等不同的说法,这主要源于对《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关令尹喜”的不同解读。据说关尹子为甘肃天水人,精通天文历数,官至周代大夫,后转任函谷关令。转任函谷关令其间遇老子,得授《道德经》,后成为老子弟子西去化胡(一说得道成仙)。[1][2] 关尹子在道教中地位崇高,常配祀于老子侧,其也被道教楼观派以及文始派奉为宗祖。其书《关尹子》也被道教奉为经典,收入《道藏》,称《文始真经》。其提出道气合一、虚无为本、养性为宗、圣人无我等思想,《庄子》评价曰:“古之博大真人哉!”[1][2][3] 人物姓名
历代对关尹的姓氏及名字,始终存在很多不同的说法,这源于对《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关令尹喜"的不同解读,归纳起来,大致有五种认 识。1、姓关名尹,喜为喜悦貌。2、无姓名,关令尹为官职,喜为喜悦貌。3、名喜,关令尹为官职。4、姓关名喜,令尹为官职。5、姓尹名喜,关令为官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