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鼓传花

中国民间游戏
1
4
击鼓传花,也称传彩球。中国民间游戏,流行于中国各地。数人、十数人或数十人围成一个圆圈席地而坐,另外一个人背对着人圈以槌击鼓。鼓响时,开始传花,花由一个人的手里传。鼓停时,花在谁手中,谁就上台表演节目。[1][2][3]
击鼓传花游戏在唐代时就已出现。唐代《羯鼓录》一书中提到李隆基善击鼓,一次他击鼓一曲后,起初未发芽的柳枝吐出了绿色来,后用作酒令,成为古代酒宴上的助兴游戏。[1][2]击鼓传花自古以来便在社会各阶层中广为流传,在很多著作中都有描述。如明代著作《红楼梦》中有“叫个媳妇在屏后击鼓传花”的描述,[4]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余德》中写道“命童子击鼓催花。”王韬《淞滨琐话药娘》中写道“或折花枝以当酒筹,或击鼓传花,或彼此拇战,钏动花飞。”等[5][6][1]在革命时期,部队里用击鼓传花作为一种学习的方法,可以鼓励民众的学习情绪。[7]现代击鼓传花不只是聚会娱乐时的助兴游戏,也可用在在民间人民劳动之余、在军营中以及平时孩子们的体育活动游戏中来活跃气氛。[1]
击鼓传花,作为一项民俗体育运动,能够营造热烈的气氛,展示了人们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和热爱。这项运动不仅能够提高参与者的敏捷性、反应速度,还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增进人们之间的友谊,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1]

名称来源

唐代羯鼓录》一书中提到李隆基善击鼓,一次他击鼓一曲后,起初未发芽的柳枝吐出了绿色来。此典故初为“击鼓催花”,后用作酒令,改作“击鼓传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