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菖蒲

鸢尾科唐菖蒲属植物
1
4
唐菖[chāng]蒲(拉丁文名:Gladiolus gandavensisVan Houtte)[4],别名为十样锦、剑兰、菖兰荸荠莲,多年生草本植物,鸢尾科唐菖蒲属[5]。它的球茎扁圆球形,因叶子长得像中国的菖蒲草很相似,故名“唐菖蒲”[6]。唐菖蒲的花茎高出叶上,花冠筒呈膨大的漏斗形,花色有红、黄、紫、白色、蓝等单色或复色品种[7]蒴果椭圆形或倒卵形。[8]种子扁而有翅,花期在7-9月,果期在8-10月[9]
唐菖蒲原产于南非好望角、地中海沿岸及西亚一带,经过漫长而复杂的人工引种、杂交育种和选择,形成了如今品种万千的现代唐菖蒲,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10]。唐菖蒲喜欢温暖、光照充足的生长环境,在长日照条件下可以促进其分化花芽。具有一定程度的耐寒能力,可是畏严寒。无法忍受较高的温度,怕酷热和积水。喜欢有肥力、土质松散、排水通畅的沙质土壤,土壤的酸碱度宜保持在5.6~6.5之间。唐菖蒲可以采用分球法、切球法、组织培养法和播种法进行繁殖[11]。唐菖蒲于20世纪初作为观赏花卉传入中国,后迅速被驯化,并且广为栽培[6]
唐菖蒲的茎叶中含有维生素C,球茎还能用作药物,味苦,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除肿胀的功用,用于治疗腮腺炎、淋巴腺炎及跌打劳伤等[12]。是重要的鲜切花,可用于花篮、花束、瓶插等,也可用于布置花境和专类花坛。矮生品种可盆栽观赏。一说唐菖蒲与月季、菊花和香石竹为“世界四大切花”[13]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球茎扁圆球形,直径2.5-4.5cm,外包有棕色或黄棕色的膜质包被。叶基生或在花茎基部互生,剑形,长40-60cm,宽2-4cm,基部鞘状,顶端渐尖,嵌迭状排成2列,灰绿色,有数条纵脉及1条明显而突出的中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