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舞曲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创作的舞曲
《匈牙利舞曲》由德国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创作,是勃拉姆斯的代表作之一,[1]最初是由21首钢琴四手联弹的小曲所组成的曲集。虽然每一首乐曲的旋律和风格不尽相同,却都混合着匈牙利民族音乐和吉卜赛民族音乐的特色,[2]节奏自由,旋律有各种各样的装饰,速度变化激烈,带有一定的即兴性。[3][4]形式虽然没有统一的规定,但以三段体为最多。[5]后被改编为管弦乐曲和钢琴、小提琴等乐曲的独奏曲,并以各种改编曲形式流行。[2]
勃拉姆斯的全部匈牙利舞曲都可归为世界名曲,尤以前十首较受世人的青睐。[6]其中,《g小调第五匈牙利舞曲》是其中最为流行的一首,旋律粗犷豪放。[3]

作者简介

个人资料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5.7 - 1897.4.3),德国作曲家。1833年5月7日出生于 德国汉堡的一个职业乐师的家庭里。他童年生活十分贫困,父亲是低音提琴手,7岁随父亲学钢琴,10岁便在水滨酒吧里演出,十五岁时举办了一场独奏音乐会,开始作曲,此时写了不少沙龙音乐作品,包括多种舞曲、进行曲和管弦乐曲改编曲等。二十岁时用半低音钢琴演奏贝多芬的协奏曲,并当场把每个音都提高了半音,移调试验引起了年仅21岁的哈诺瓦管弦乐团首席乐手约阿希姆(Joseph Joachim)的兴趣,两人交好,勃拉姆斯为约阿希姆写了毕生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约阿希姆感叹勃拉姆斯的才华像“宝石一样纯净,雪一般柔润”。勃拉姆斯在约阿希姆推荐下,投奔至魏玛李斯特,然而勃拉姆斯对李斯特花哨的音乐风格极其反感。后来他怀揣推荐信找到杜塞尔多夫舒曼夫妇,得到赏识与支持。被推向乐坛。1862年到维也纳,在充分准备后才开始写交响曲,1876年完成C小调第1交响曲, 1877年完成D大调第2交响曲, 1883年完成F大调第3交响曲, 1885年完成E小调第4交响曲。除了四部不朽的交响曲,还有许多非交响作品,都有浓厚的勃拉姆斯特质。19世纪60年代,他定居维也纳,把当时欧洲的这个音乐中心作为他的第二故乡。1897年4月3日逝世于维也纳,汉堡港的所有船只都为之鸣笛并下了半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