匐行疹又称钩虫皮病,是一种寄生于狗、猫等动物的钩虫幼虫侵入人体皮肤后,在皮肤表面形成红色隆起的、似细线状的皮肤病。多发生在气候温暖的地方,皮损有自限性。匐行疹的典型表现是微隆起于表面、红色细线状的皮肤损害,伴有剧烈瘙痒。此外,本病好发于手、足、小腿等与泥土经常接触的部位。匐行疹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外用或口服药物治疗、冷冻治疗等。瘙痒、皮肤损害反复发作,会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寄生虫在体内长期刺激,还可能会诱发过敏。预后与多方面因素有关,早期、规范治疗,有利于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就诊科室
病因
匐行疹的发生多由钩虫的幼虫侵入人体皮肤后,寄生在皮肤的皮下组织,使受侵的皮下发生损害所引起。任何形式接触到的钩虫幼虫都可能导致匐行疹形成。匐行疹形成的原因如下: 接触寄生于狗、猫体内的钩虫幼虫。
接触动物粪便排泄物所污染的泥土或水源。
食用未经煮熟的含有钩虫幼虫的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