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长跑节

北京市体育局主办的体育品牌赛事
北京国际长跑节(英文名:BEIJING INTERNATIONAL RUNNING FESTIVAL),是每年4月中旬举办的群众性长跑竞赛活动,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北京市体育局主办,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承办。[1][3][4]
北京国际长跑节,起源于1956年“北京市胜利杯环城赛跑”,后更名为“北京春节环城赛跑”,是当时中国最大规模的群众性长跑竞赛活动。此后比赛组织形式和路线不断调整,1985年“环城赛”的起终点转移到了北京另一处地标——工人体育场,赛事规模同时不断扩大。1995年更名为“北京春季长跑暨北京国际长跑节”。自2006年开始,比赛起点固定设在天安门广场,次年与北京国际公路接力赛合并,正式更名为“北京国际长跑节”。2008年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北京国际长跑节在奥林匹克公园举行2011年,赛事成为国际田联认定的国际级长跑比赛,2016年,赛事升级为半程马拉松。2024年北京国际长跑节,比赛依旧沿用经典线路,起点为天安门广场,终点为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庆典广场,赛事设置男、女半程马拉松项目,规模达2万人。[4][5][6][7]2025年4月20日,2025北京国际长跑节·北京半程马拉松赛开赛,肯尼亚的马塔塔以1小时0分25秒获得男子组冠军,肯尼亚女选手切梅内克以1小时09分07秒的成绩打破赛会纪录夺冠。本次赛事起点为天安门广场,终点为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景观大道。[8]
北京国际长跑节2017年获得中国田径协会马拉松金牌赛事荣誉,2021年获得世界田联标牌赛事认证。次年北京国际长跑节—北京半程马拉松等10项赛事活动获评为北京市体育旅游十佳精品赛事。[9][10][11]

历史沿革

1956年北京国际长跑节的前身,北京市胜利杯环城赛跑”举行。首届赛事从天安门起跑,途径长安街、西单、平安里、张自忠路和东单,全程约13.3公里。次年,赛事更名为“北京市春节环城赛”,此后多年,环城赛基本都在春节期间举行,成为了北京一年一度的经典跑步赛事,同时也是北京最大规模的群众性长跑比赛。1966年北京市春节环城赛”首次规模超过两万人,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80年,“环城赛”首次有外籍选手参加,日本东京作为友好城市派出了18名选手参赛,身为公司职员的佐藤健二在大雪天气的条件下一举夺冠。1985年“环城赛”的起终点转移到了北京另一处地标——工人体育场,赛事规模同时不断扩大。1995年经过近40年的发展,“环城赛”吸引到了越来越多外籍选手参赛,在这一年,“环城赛”更名为——“北京春季长跑暨国际长跑节”。赛事分为少年男子组、少年女子组、成年男子组、成年女子组、老年男子组、老年女子组和外籍选手七大组别,并按组别分枪起跑。[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