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圈

北寒带与北温带的界线
北极圈(英文:Arctic Circle[1]),作为北温带与北寒带的自然分界线,也是北极地区特有的昼夜现象的界限。它位于北纬66°34′的纬线上,与黄道面和赤道面之间的夹角形成互补关系。这个区域不仅包括了广阔的北冰洋,还涵盖了其周围的众多岛屿以及一部分欧亚大陆的地区。整体面积约为2100万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约占38%[1]
环绕北极圈及邻区的海域、陆地及岛屿等隶属于加拿大丹麦格陵兰)、芬兰冰岛挪威瑞典俄罗斯美国8个国家,各国家政策和经济情况各有差异。8个国家位于北极圈及邻区的行政区共有30个[1]。在每年的6月22日左右,即夏至时节,北极圈以北的地区会经历持续的日照,形成所谓的“极昼”现象。而在冬至期间,太阳则完全不升起,导致“极夜”现象的出现。格陵兰岛是北极圈内最大的岛屿。由于气候极端寒冷,这一地区大部分时间都被冰雪覆盖,生物多样性相对较低。植物主要以地衣和苔藓为主,而树木则较为稀少。动物方面,北极熊、海豹和鲸鱼是这一区域的典型代表。[2][3]
北极圈及其邻近区域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以及海洋生物资源。其中北极圈内可利用石油储量预计为900亿桶,可以满足全球近3年的石油需求量。在俄罗斯美国加拿大,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特别是油气开采、矿业和相关加工产业,是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1]

区域简介

北极圈(Arctic Circle),位于北纬66°34′纬线圈,是北半球上发生极昼极夜现象最南的界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