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族

日本近代史上的贵族阶层
华族是日本近代史上拥有封爵、世袭地位与资产的贵族阶层,[1]一般被称为“皇室之藩屏”。[2]包括诸侯华族、公卿华族、功勋华族等。[3]
华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69年6月17日,日本行政官达第543号规定“废止公卿、诸侯之称,改称华族”。[2]1884年7月7日,明治政府颁布《华族令》,制定了将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个位阶的“五爵制度”。[4]随着日本走向战争,这一贵族群体最终在1947年因华族制度的废除而消失。[5][6]
在长达78年的时间里,华族作为“皇室之藩屏”,对日本近代各方面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7]主要由华族议员组成的贵族院,是日本近代政治体系中重要的一员;华族投资的银行、矿场、海运和铁路公司,在近代以来的社会生活中留下了诸多痕迹;因自身地位和受到的良好教育,华族中还诞生了鸟类学家山阶芳麿、文学家武者小路实笃等活跃在时代前沿的人物。[1]

制度

华族制度之肇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