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欧语系

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语系
印欧语系(Indo-European,简称IE),也称印度一日耳曼语系(Indo-Germanie),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语系,[1]分布在欧洲、美洲、亚洲等地,使用人口占世界人口的41.8%。[2][3]
印欧语系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人威廉·琼斯于十八世纪时提出,他认为印度欧洲的大部分语言都是从共同“祖语”分化出来,彼此之间具有亲属关系和相似性。按照母语人口来排名,印欧语系是世界上第一大语系。[4][3]
印欧语系下分为多个语族,包括日耳曼语族罗曼语族凯尔特语族、希腊语族、斯拉夫语族、波罗的语族、阿尔巴尼亚语族、亚美尼亚语族、印度伊朗语族等。其中,安纳托利亚语族和吐火罗语族现已消亡。比之更古老维尼提亚语(Venetic)、迈萨比语(Messapic)、弗利吉亚语(Phrygian)等语言,仅仅留存于书面残片。这些语言保留着较早的文献,如英语德语俄语梵语等。语系特征为高度屈折,具有复杂的格、性、数系统。学术研究始于19世纪,重要成果包括对各语族间亲缘关系的系统展示和对原始印欧语的语音规律的重构工作。该语系的确切起源地、存在年代仍有争论。[1][2]

历史

早在16世纪,当欧洲的传教士、商人、探险者开始学习语后,就逐渐认识到印度梵语与欧洲的拉丁语希腊语等语言之间有着广泛的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