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座流星雨

后发座流星雨
后发座流星雨(国际流星组织标示:COM;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流星雨序号:20)是一个次要的流星雨,辐射点位于后发座。这个流星雨从12月12日开始,持续到次年的1月23日,其极大期估计在12月16日左右。后发座流星雨的流星数量和亮度指标为3.0,速度为65公里/秒。这个流星雨在哈佛电波流星专案的框架内首度发现,由理查·尤金·麦克罗斯基和阿·波森于1959年发现。后发座流星雨的轨道与12月的小狮座流星雨非常相似,常常导致这两个流星雨的混淆。
后发座流星雨相较于其他流星雨更难辨认,因为它相当微弱,但却持续时间较长。这个流星雨位于双子座流星雨象限仪座流星雨之间,填补了一月份象限仪座流星雨之后的空白。在南半球,后发座流星雨几乎无法观测,而北半球的观测者则需在寒冬中观测。在子夜之际,流星雨的辐射点已在地平线上适合观测的高度,只要月光影响不大,观测条件就不错。

简介

成群的流星就形成了流星雨。流星雨看起来像是流星从夜空中的一点迸发并坠落下来。这一点或这一小块天区叫作流星雨的辐射点。通常以流星雨辐射点所在天区的星座给流星雨命名,以区别来自不同方向的流星雨。例如每年11月1 7 日前后出现的流星雨辐射点在狮子座中,就被命名为狮子座流星雨猎户座流星雨宝瓶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也是这样
命名的。单个出现的流星,在方向和间上都很随机,也无任何辐射点可言,这种流星称为偶发流星。与偶发流星有着本质不同的流星雨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所有流星的反向延长线都相交于辐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