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洞宾

唐朝道教主流全真派祖师
吕岩(796年5月-?),名岩、[yán],原名吕绍先,字洞宾,号纯阳子、岩客子,亦称吕真人、吕祖,自称回道人,以字行世,世人称其吕洞宾。[1][2]
吕洞宾为唐代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永乐镇)人,他是道教丹鼎派祖师,目前道教全真派北派(王重阳真人的全真教)、南派(张紫阳真人)、东派(陆潜虚)、西派李涵虚),还有隐于民间的道门教外别传,皆自谓源于吕祖,他被道教全真道尊奉为“北五祖”之一、是民间传说中“八仙”之一。 [1][3][2]
宋元以来,吕洞宾成为民众最感亲近的神仙,成为“好人”的象征。民谚“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生动地反映了其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4][2]

人物生平

关于吕洞宾的生年,各种说法不一,最早说他是唐太宗时人,最迟说他是唐僖宗时人,道教典籍则大多说他生于唐德宗贞元年间。其中“贞元十四年”说得到了道教中人的普遍认同。明《万历续道藏》所收《吕祖志》、清乾隆年间刊刻《吕祖全书》均采用了“贞元十四年”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