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店遗址

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口店遗址,又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西南48公里房山区龙骨山,南北长3公里,东西宽1.5公里,[1]是50万年前北京猿人、10万-20万年前新洞人和1万-3万年前山顶洞人生活过的地方。周口店遗址保护范围1368公顷,自1927年发掘以来,共发现化石和文化遗物地点27处,出土人类化石200余件,石器10多万件以及大量的用火遗迹及上百种动物化石等。[2]
1921年,瑞典学者安特生首先发现周口店第一地点,即"北京人"遗址。1927年,加拿大学者步达生对周口店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发现了三枚人的牙齿并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1929年,中国考古学者裴文中在发掘中出土了"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5]
1961年3月4日,周口店遗址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1年10月18日,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2023年5月,北京市文物局公布《周口店遗址保护规划(2021-2035年)》。[2][3]

历史沿革

周口店遗址年代范围从500万年前到距今1万多年前为止。其中发现有生活在70万-20万年前的直立人(北京人)、20万-10万年前的早期智人(新洞人)以及3万年前左右的晚期智人(距今3.85万至4.2万年前的“田园洞人”、距今3万年左右的“山顶洞人”)化石[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