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哈巫族(Kaxabu)为台湾少数民族平埔族之一支、使用噶哈巫语。主要居住在台湾中部埔里盆地眉溪四庄(牛眠山、守城份、大湳[nǎn]、蜈蚣仑),在仁爱乡南丰村、大同村、及雾社地区也有少数族人,目前仍保有族语及传统文化。 简介
噶哈巫语(Kaxabu)为台湾平埔族噶哈巫族人所使用的语言,亦为台湾少数民族语言之一种,属于原始南岛语系的次语群。亦归类为台湾南岛语第1群,和泰雅语(Atayal)同列、与赛夏语(Saisiyat)并列。 噶哈巫语与巴宰语之间还是有相当的差异性、与一些表达法上的不同,比如:巴宰语有卷舌音 " r";而噶哈巫语用齿后音 " l" 替代、或省略 r。纵使有部分的语句相似,不过句型上也有极大的分野。或许二者有如“泰雅语”与“赛德克语”之别!噶哈巫语现行采用拉丁字母来拼写,比如:"医生"写为:"takaat"。
族语与族群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