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河

位于中国新疆的河流,中国第一大内陆河
1
4
塔里木河(维吾尔语[2]:تارىم دەرياسى,英语:Tarim River[1])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河。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发源于喀喇昆仑山北麓,北倚天山,西临帕米尔高原,南靠昆仑山、阿尔金山,流域总面积达到102万平方千米,其中中国境内流域面积约100.27万平方千米,河流全长2179千米(还有2327、1321之说,若以最长支流和田河为源,全长2376千米),其中干流全长1321千米。塔里木河自身不产流,由和田河叶尔羌河喀什噶尔河阿克苏河四条源流在阿瓦提县肖加克汇合后形成干流,流经塔克拉玛干沙漠,最终注入台特玛湖[3][5][6]。流域内主要支流包括和田河、叶尔羌河、阿克苏河、开都河孔雀河,这些支流与塔里木河干流一起构成了塔里木河流域“四源一干”的格局[4]
塔里木河流域地处天山地槽与塔里木地台之间的山前凹陷区,三面环山,中心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整体地势西高东低[3][6]。气候干燥少雨,日温差大,蒸发强烈,属于典型的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4][7]。流域内有中国最大的含油气盆地—塔里木盆地,并发现矿产资源142种[8][9]。此外,塔里木河流域内还有鸟类约200〜300种,兽类近百种,国家级、自治区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7种[10][11]
塔里木河流域的人类活动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自西汉起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12]。然而,随着流域内人类活动的加剧,塔里木河下游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连续断流30年,沿岸大片胡杨林死亡,生态急剧恶化[13][14]。从2000年起,为抢救下游河流生态,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开始经大西海子水库向下游进行生态输水,截至2023年已经输水24次[14][15]。经过多年生态输水,塔里木河干流下游两岸地下水位上升,下游植被种类增加到46种,沙化面积减少了700平方千米,植被恢复和改善面积达2285平方千米[16]。流域内旅游资源丰富,有许多风景名胜,如自然景观慕士塔格峰,人文景观克孜尔千佛洞[17]

命名

公元6世纪史书记载,塔里木河谓“计式水”,此名一直沿用到唐代前期,以后又名计戍水、计首水,都是译音之异;在《新唐书·地理志》中,塔里木河被称之为思浑河。“塔里木河”一名始见于《清史稿》,系维吾尔语(تارىم دەرياسى),意为“无缰之马”,形容河流经常改道像一匹野马。在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徐松编写的《西域水道记》中称:“回语(维吾尔语)谓‘可耕之地’曰塔里木,言滨河居人以耕为业。”[2][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