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善寺

陕西省西安市汉传佛教密宗寺院
1
4
大兴善寺,位于长安城东靖善坊内(今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兴善寺西街),[2]是一座汉传佛教密宗寺院,同时也是密宗祖庭,隋唐皇家寺院,帝都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始建于西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年),原名“遵善寺”,距今已1700余年,是西安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1]
隋文帝于新都大兴城(今西安市),敕建大兴善寺为国寺。[6]“开皇三大士”在此翻译经典,成立了隋代唯一的国立译经场。唐开元年间,“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在此翻译密宗经典、弘扬密法,形成中国化密宗,因此寺院被崇为中国佛教密宗祖庭。[5]唐武宗灭佛时,大兴善寺被毁。清代的多次修建基本形成现今规模。1955年,西安市人民政府拨专款全面大修,寺庙于1984年重新恢复对外开放。2008年后,大兴善寺重新对寺院做整体发展规划,恢复密宗祖庭昔日风貌。[7]主要景点为主轴上的大雄宝殿观音殿、法堂等。[8]主轴大殿左右,则有中日友好交流纪念碑,不空大师舍利塔等。[9]现存文物遗址有清碑四方,巨幅西藏彩绘三帧,以及唐代转轮藏经殿遗址等。[6]
1956年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之一。[5]

历史沿革

西晋北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