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斜纹夜蛾

大白菜斜纹夜蛾
大白菜斜纹夜蛾又名莲纹夜蛾、莲纹夜盗蛾。年发生6~9代,常在夏、秋季大量发生,无越冬现象,可终年繁殖为害。成虫夜间活动,飞翔力强,一次可飞数十米,高度可达10米以上。成虫有趋光性,对糖酒醋液及发酵的胡萝卜麦芽豆饼、牛粪等也有趋性,需补充营养。初孵幼虫群集取食,三龄前仅食叶肉,残留上表皮及叶脉,呈白纱状后转黄色。四龄后进入暴食期,多在傍晚为害。

病名

大白菜斜纹夜蛾

病因

斜纹夜蛾幼虫取食危害。成虫体长14~20毫米,头、胸、腹均深褐色;胸部背面有白色丛毛,腹部前数节背面中央有暗褐色丛毛。前翅灰褐色,斑纹复杂。内横线及外横线灰白色,波浪形,中间有白色条纹;环状纹与肾状纹间自前缘向后缘外方有3条白色斜线。后翅白色,无斑纹。前后翅常有水红色至紫红色闪光。卵扁半球形,直径0.4~0.5毫米,黄白至浅绿色,孵化前紫黑色。卵粒集结成3~4层卵块,外覆灰黄色疏松绒毛。老熟幼虫体长35~47毫米,头部黑褐色,胴部土黄色、青黄色、灰褐色或暗绿色,背线、亚背线及气门下线均为灰黄色及橙黄色。从中胸至第九腹节在亚背线内侧有三角形黑斑1对,其中以第一、七、八腹节的最大。胸足近黑色,腹足暗褐色。蛹长15~20毫米,[zhě]红色。腹部背面第四至第七节近前缘处各有一个小刻点,臀棘短,有一对强大而弯曲的刺,刺的基部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