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补阴丸
基本信息 编辑信息模块
中文名: 大补阴丸 | 主要成分: 熟地黄,盐知母、盐黄柏、醋龟甲、猪脊髓 | |
适应症: 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咳嗽,耳鸣 | 用法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一日2~3次 | |
包装规格: 大蜜丸,每丸重9g |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Z33020137 | |
生产厂商: 杭州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 |
执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 功效: 滋阴降火 | |
有效期: 24个月 |
药品名称/大补阴丸 编辑
商品名称:大补阴丸
拼音全码:DaBuYinWan
成份/大补阴丸 编辑
熟地黄、知母(盐砂)、黄柏(盐砂)、龟甲(醋炙)、猪脊髓,辅料为蜂蜜。
制法/大补阴丸 编辑
以上五味,熟地黄、黄柏、龟甲、知母粉碎成粗粉,猪脊髓置沸水中略煮,除去外皮,与上述粗粉拌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0~15g 与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即得。
性状/大补阴丸 编辑
本品为深棕黑色的水蜜丸;味苦、微甜带涩。
鉴别/大补阴丸 编辑
(1)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
内含棕色核状物。纤维束鲜黄色,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的壁木化增厚。不规则块片灰黄色,表面有微细纹理或孔隙。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长26 ~110 μm。
(2) 取本品0.7g,研碎,加甲醇 5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5分钟,滤过,滤液补加甲醇使成 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柏对照药材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甲醇制成加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 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甲醇-异丙醇-浓氨试液(12:6:3:3:1)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一个黄色荧光斑点。
功能主治/大补阴丸 编辑
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咳嗽咯血,耳鸣遗精。
药理作用/大补阴丸 编辑
1.免疫作用 大补阴丸 (DBYW)试验血清对CJ(Campylobacterjejuni,空肠弯曲菌)致敏的自身免疫病模型小鼠(CJ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以及T淋巴细胞分泌IFN一3,/IL-4活性的影响及其时间一效应关系。将健康雌性ICR小鼠6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模型对照组以及五个时相给药组(30 min、1 h、1.5 h、2h、3 h),共8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用空肠弯曲菌免疫小鼠制备自身免疫病模型。从造模第l5天起,开始以大补阴丸 (0.4 g生药饮片/m1)给不同时相用药组小鼠灌胃,连续用药l0天。并分别于第l0次给药后30min、1 h、1.5 h、2 h、3 h取血,分离得试验血清;同时分别取正常组、模型对照组相应对照血清。将上述血清与模型组小鼠的脾细胞体外培养,检测DBYW试验血清对T、B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以及T淋巴细胞分泌IFN一3,/IL_4活性的影响,并绘出时效关系变化曲线。结果:大补阴丸灌胃后1~1.5 h时相试验血清,可明显抑制模型小鼠的T、B淋巴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细胞培养上清中IFN一 的水平,升高IL-4水平,其免疫调节作用存在明显的时效关系。结论大补阴丸试验血清对异常免疫机能状态下的T、B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具有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对T淋巴细胞分泌IFN一3,/IL-4活性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经时效关系研究表明,大补阴丸灌胃后1~1.5 h时相的试验血清免疫药理作用最强。
2.大补阴丸对血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复制阴虚小鼠模型和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测定血糖和免疫功能。结果大补阴丸对正常及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有降血糖作 用,对阴虚小鼠的血糖降低有保护作用,对正常及阴虚小鼠有免疫调节作用。
注意事项/大补阴丸 编辑
1、忌不易消化食物。
2、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药4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6、对该药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该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该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该药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包装/大补阴丸 编辑
口服固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每瓶装60克,每盒装1瓶。
歌诀/大补阴丸 编辑
大补阴丸知柏黄,龟板脊髓蜜成方;
咳嗽咯血骨蒸热,阴虚火旺制亢阳。
中药分类树
我要提建议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按中医治疗原则使用的货真质优的药材。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等。中药在清朝以前称为本草、生药等。现代所称的生药与中药所指的范围虽有部分重叠但并不相同,不可混淆。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不论产于中国,外国均称中药。中药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中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相关文献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大补阴丸的降血糖与免疫调节作用 -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 200017 ( 3 )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知柏地黄丸联合大补阴丸治疗儿童真性性早熟69例临床分析 -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0525 ( 2 )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滋阴降火中药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30例 - 天津医药 - 200432 ( 7 )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