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雪-抖音百科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1]入冬后的第三个节气,[2]是干支历亥月的结束以及子月的起始。每年公历12月7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时,便进入大雪节气。“大雪”表示的是这一时期天气愈发寒 冷,降雪可能性更大,范围也广。[2] 大雪节气到来时,气温变低、白昼缩短,同时其降水相态发生变化,将从降雨转变成雨夹雪或降雪。[3]此时除中国华南和云南南部无冬区外,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冬季,且会有较明显的降温,容易形成积雪;而华南地区在清晨则通常会出现大雾天气。[4]在北方等地,大地和河水也会被冰雪冻住。[5]大雪时节,天气寒冷,寒号鸟[a]不再鸣叫,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大多植物枯萎,而荔挺[b]却开始长出新芽。[7][8]一些耐寒的植物,如红花羊蹄甲、腊梅等,也在大雪前后开始开花。[9][10] 在中国北方等地,有“瑞雪兆丰年”的说法。在大雪时节,积雪覆盖大地,可以防止冬作物受寒冷侵袭,[11]为其创造 良好的越冬环境。待积雪融化时,还可以增加土壤的水分含量和氮素,有一定的肥田作用。[12][13]同时,雪水温度较低,能冻死地表层越冬的害虫及虫卵。[11][13]但农户也需为作物、畜禽做好防寒工作,在将秋收的粮食入仓时,需注意防火,也要注意粮仓通风。[14] 古代有在大雪时节藏冰的习俗,[15]文人雅士则有将枝头新雪扫下煮茶的做法。[16]在北方等地,河流冻住,有“赏封河”“赏冰雕”的习俗,[11]还有滑冰、堆雪人、滑雪及滚雪球等户外活动。[1]北方地区还有吃饴糖、[17]食羊肉、喝羊汤的习惯,[15]鲁北地区则有喝红黏粥的习俗。[15]南京等地会开始腌肉、风干蔬菜,这便是“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民间习俗。[1][5] 节气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