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Tianjin),别名津沽、津门[2],简称津[2],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地处太平洋西岸,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北与首都北京毗邻,东、西、南分别与河北省的唐山、承德、廊坊、沧州地区接壤,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3][27]。截至2025年,天津市辖16个区,共有124个街道、125个镇、3个乡,[28]土地总面积11966.45平方千米,[3]海域面积2146平方千米。[29]市政府驻地为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30号[14]。截至2024年末,天津市常住人口为1364万人。[9] 天津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绝大部分为平原,少部分是山地和丘陵,还有部分洼地、海岸带、滩涂等[5],主要河流128条[6],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30]。天津市历史悠久,唐朝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金代在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的三岔河口一带设直沽寨,为天津最早的建置[2][17]。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燕王朱棣率兵经海津镇渡河南下,称帝后赐名“天津”,意即天子“车驾所渡处”,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设天津卫[2][31]。雍正三年三月七日,升天津卫为天津州,属河间府(河间府府治河间县今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雍正九年升天津州为天津府,下辖六县一州(今河北沧州市),1912年后天津府裁撤。1928年6月,设天津特别市。1930年10月,改天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