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陶纪

地质年代名称
奥陶纪(Ordovician Period),显生宙古生代第二个地质时代,其时间划分为485.4±1.9Ma~443.8±1.5Ma[a],历时4160万年,设立三统七阶,已建立7枚“金钉子”。底界划分来自于同位素测年为485.4±1.9Ma的奥陶系下奥陶统底界“金钉子”——”特马豆克阶“金钉子”,顶界划分来自于同位素测年为443.8±1.5Ma的志留系兰多维列统底界“金钉子”——鲁丹阶底界“金钉子”。[1][2][3]
奥陶纪温暖湿润的气候导致海平面持续升高,到奥陶纪晚期凯迪时期达到最高海平面,比寒武纪初期海平面高出300多米,在这一时期大陆发生多次大规模的海侵活动,海水温度在奥陶纪时期持续下降,于奥陶纪晚期形成了赫南特冰期事件[1]
奥陶纪是一个地质相对活跃的时期,曾发生过多次大区域的构造运动,如库尔加克运动、怀远运动广西运动、塔康运动等。在奥陶纪中期层发生过密集的陨石雨事件,并因此出发了地震和火山活动。活跃的版块运动最终是劳伦板块与波罗的板块发生位移碰撞,导致古大西洋闭合。[1]
奥陶纪的海洋生物把生态域从近海海底扩展到深海海底以及广阔的远洋水域,开启了奥陶纪生命大辐射,“目”“科”“属”级生物类群爆发,对寒武纪部分生物类群进行生命演替,许多寒武纪时期不多见的笔石牙形刺腕足动物鹦鹉螺等大量出现,生物多样性大发展,在奥陶纪末期的赫南特冰期事件中,气温骤降,全球海平面下降,造成了该海洋生态系统中85%的物种灭绝。[1][4]

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