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信仰

中国沿海地区传统民间信仰之一
妈祖信仰是中国沿海地区传统民间重要的信仰之一。到2023年,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3亿多妈祖敬仰者,近万座妈祖庙宇,分布在46个国家和地区。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等,是北宋福建莆田湄洲屿的一位普通女子,姓林名默娘。她死后,乡人感其生前为民治病,海上救人的恩德,就在湄洲屿立庙祠之。虽仅"落落数椽[chuán]",但"祈祷无虚日"。庙后崖刻有"升天古迹"四字,号为"通贤神女"。这就是闻名中外的湄洲妈祖祖庙

民俗简介

妈祖信仰是台湾地区最普遍的传统民间信仰之一。由于早期汉人移民多自中国大陆福建渡海而来,且台湾四面环海,海上活动频繁,因此妈祖成为台湾人最普遍信仰的神明之一。无论是大小街庄、山海聚落,还是通都大邑,都可看到妈祖庙。仅台湾一地就有妈祖庙510座,其中有庙史可考者40座,内建于明代的3座,建于清代37座( 含湄洲祖庙正三妈一座 )。
妈祖信仰传到台湾地区以后,逐渐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特色。甚有学者认为妈祖已发展出与中大陆妈祖不同的特性:“‘妈祖’在中国大陆的福建的南方原是‘出海妈祖’,仅是渔民的守护神。但在中国台湾地区的妈祖已成‘过海妈祖’,她在历史上已成为离开大陆的移民祈求平安到台湾的过海守护神。虽每年有大量香客络绎不绝至中国大陆湄洲妈祖[]香,但实际上台湾地区的妈祖可以说已扎根于这块土地,成了一部独立于大陆妈祖外,自成体系的中国台湾地区的本土神祇。这种见解获得若干学者的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