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戎

西周少数民族
申人源于姜戎,早年居于今陕西米脂县及以北地区,是较早与华夏融合的西戎。先周时期姬姓周人便与申人世为婚姻,周太王之妃、王季之妃、周文王之祖母等皆称“太姜”即是。西周后期,申国仍不断与王室通婚,且在周王室中任要职。

历史沿革

戎狄是古时候华夏族对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的统称,即北狄和西戎的合称。
周朝时居民有华夏和四夷的区分:南方少数民族为蛮;东方少数民族为夷;西方少数民族为戎;北方少数民族为狄。其中戎和狄主要分布在今黄河流域或更北和西北地区。
确切地以戎作为族称始于周人,在灭商以前,主要用来称呼周原附近与周为敌的各部落,其劲敌集中于周原以西陇山地区,故称为西戎。至于“西戎”,在西周战国,主要是指氏羌系各部落,姜戎人是武王灭商的同盟军中的主力分支。周宣王晚年对外用兵接连遭受失败,公元前789年,王师伐姜戎,战于千亩(今山西省介休县南),南国(今长江汉江之间的地区)之师全军覆没,当年周朝衰弱,诸侯互斗,周边各族乘机渗入中原。有的诸侯国招抚它们为已用。所以申侯犬戎族入寇,颠覆了西周;秦襄公在西周之后统治关中时,羌戎各族也骤然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