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国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春》《秋》。于1931年在《时报》开始连载,原篇名为《激流》。1933年5月上海开明书局出版首本单行本,用《家》取代原书名《激流》。 《家》以上个世纪2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都的一个封建大家族——高家为背景,讲述了这个大家族由于内部新旧思想的冲突以及外部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导致分崩离析的过程。《家》以高家长房下的三个儿子——觉新、觉民、觉慧的生活与思想为主线,呈现了三兄弟三种不同的爱情观以及爱情结局。觉新遵从父命放弃了青梅竹马的梅表妹,娶了李瑞珏[jué],最后瑞珏难产而亡,因为习俗礼教,觉新没有见到妻子最后一面。觉民与姑妈家的琴表妹相爱,通过离家出走对抗包办婚姻的命运,最终获得成功。觉慧与高家丫头鸣凤相爱,鸣凤不愿被指给冯乐山当小老婆,投湖而亡,觉慧无法忍受这个家的压迫,一心找机会脱离家族,在故事的最后,坐上了前往上海的船,离开了高家。小说又贯穿了三房以下各房及亲戚的各种人物的生活描写,描绘了一幅中国封建大家庭逐渐崩溃的图景。[1][3][4] 2014年由光明日报社与中国外文局联合主办的“在法国最有影响的十部中国书籍”评选活动中,《家》入选,位列第十。2020年《家》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高中段文学类。[5][6] 成书背景
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