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拉尼族-快懂百科
富拉尼族 (Fulani),[1]又称富拉人 (Fula)、 颇尔人 (Peul)、 富尔贝人 (Fulbe)等,[2]是北非土著与苏丹尼格罗人的混血人种类型,西非第四大族,[1]截止2019年,生活在西非和中非地区的富拉尼人达2000多万人。[5]富拉尼人分散自东起乍得湖西至大洋沿岸的西苏丹辽阔地带,[1]涵盖乍得、喀麦隆、尼日利亚、马里、塞内加尔、冈比亚等国家。[3] 富拉尼族主要使用富贝尔语、颇耳语、以及散居国优势语,[4]他们有以拉丁字母拼写的富拉尼文字。富拉尼族起源众说纷纭,多数学者认为他们最早来自湿润地带的牧民。随着生活地区干燥化,他们迁徙寻找新的牧场。首先西迁至塞内加尔河谷,部分人在当地土著定居,其余分支继续向东迁移。在15世纪,他们大规模进入马里地区,建立了富拉尼王国。17-18世纪,富拉尼人遍布西苏丹,建立了多个王朝,掌控了塞内加尔地区和冈比亚。他们还在其他地区建立了伊斯兰神权国家,如在富塔贾隆和豪萨地区。19世纪被视为富拉尼人的鼎盛时期。[1] 富拉尼族原为游牧民族,但与豪萨族的交往和通婚使他们生活方式发生变化。部分富拉尼人仍游牧,另一部分转向农业定居。[7]富拉尼族社会等级分明,牛的数量代表社会地位,实行父系家庭制度、等级婚姻和一夫多妻制。富拉尼人除极少数游牧民外,大多数已皈依伊斯兰教。[1]富拉尼人的住所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用树枝、茅草和庄稼叶搭建的“部卡”,另一种是圆形或长方形的泥屋,屋顶多用瓦楞铁覆盖。[7] 族称来源
在公元第一个千年末期,卡努里人在乍得湖洪水平原建立了卡纳穆王国,与此同时,另一半游牧民族开始从塞内加尔河南的贫瘠大草原向东迁移。这些人被称为富拉尼人(根据他们所说的西大西洋语言富尔贝(Fulbe)语而得名)或尔人(Peul,根据“pullo”这个他们对富拉尼男人的称呼)。但他们更倾向于用家族名字和职业名称来称呼自己。富拉尼人以成员所从事的职业划分家族血统等级:放牧牲口、编织衣服、创作歌曲、制作木制品、皮革制品、铁制品或银制品,或者作为其他群体的仆人。沃达贝(Wodaabe,意为“放牧牛群的牧人”)则认为他们的职业地位高于其他所有职业。[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