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龙拳

秋月禅师创立的象形拳之一
少林龙拳是传统拳术中象形拳的一种。属于嵩山少林寺传世之“龙、虎、豹、蛇、鹤”五拳之一。相传为金元时期少林寺僧人秋月禅师所创。相形拳多见于鸡,燕,马,牛,虎,兔,蛇,龙。龙在人们的印象中灵活多变,远近皆易,隐而忽现在无形中变化;无定法即为法,此拳体现了禅宗的法无定法,禅入武式,突出了武术的特色。

简介

据《少林寺志》、《少林拳术图说》、《少林内功五形拳》等资料载,秋月禅师俗名白玉峰,山西太原人,大约生活在金元时期。他家境殷实富裕,自幼喜练武功。凡有过路侠客,有一技之长者,必请至家中,敬养求教。后又到处访师学艺,终有大成,名动四方。但这时的白玉峰也因学武把家财耗尽,于是就四海为家,以授徒传武为业。白玉峰尤精通气功,擅长剑术。他身躯虽然不大,年过五十后却仍健壮非常,精锐之气逼人。

历史沿革

当时嵩山少林寺觉远和尚经师父桓温法师同意后离寺云游,欲访天下武技高手,切磋讨教,以完善、发扬少林武功。觉远和尚在兰州遇到了武功高手李叟、两人切磋数日后,李叟向觉远和尚推荐了他的朋友白玉峰。两人同去洛阳,找到了正在那里逗留的白玉峰。然后觉远和尚、白玉峰、李叟父子四人回到嵩山少林寺。四人在寺里交流所学,切磋印证。尤其是白玉峰,毫不保留地把自己一生所学传给觉远和尚及其他寺僧。白玉峰并且同觉远和尚一道对少林寺所演练的数百个拳械套路进行了系统整理。觉远和尚把少林寺镇寺之宝罗汉十八手由原来的十八手发展到七十二手,再增加到一百七十三手,这才有了后来名动天下的少林寺十八路罗汉拳。白玉峰则在觉远和尚的协助下,结合自己的习武心得,撰写了《五拳精要》一书。白玉峰认为,人之一身、精、力、气、骨、神五者,必须交互修练、武功始可臻上乘神化之境。为此,他创立了五拳,并指出“龙拳练神,虎拳练骨,豹拳练力,蛇拳练气,鹤拳练精”,系统地阐述了少林龙、虎、豹、蛇、鹤五拳的不同特点及练法。白玉峰后来皈依少林寺为僧,法号秋月。少林寺后世僧人为纪念觉远和秋月二僧中兴少林武技的功劳,分别尊称二人为“觉远上人”、“秋月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