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生南星,块茎近球形,直径1-3厘米。鳞叶2-3,披针形,锐尖,最内的长17厘米。叶 1-2,叶柄长16-40厘米,下部1/2-2/3具宽鞘,绿褐色或绿白色;叶片鸟足状分裂,裂片5-7,靠近,线形、
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中裂片具长 5-10毫米的短柄或否,长6-17厘米,宽1-5厘米;侧裂片近无柄,有时基部联合,长5-15厘米,宽1-3.5厘米,向外的渐小;均全缘,基部狭楔形,先端长渐尖,侧脉稀疏,近平行,斜伸,与中肋成小锐角。花序柄10-39厘米,有纵条纹。佛焰苞黄绿色,绿白色,淡黄色,长5-10厘米,管部长椭
圆形或圆柱形,长2.2-3厘米,粗7-15毫米,喉部边缘无耳,斜截形;檐部近直立,椭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6-7厘米,宽1.5-2厘米,渐尖。肉穗花序单性,雄花序圆柱形,长1.8-2.2厘米,粗3-4毫米,花密,雄花无柄,花药2-4,药室近球形,顶孔开裂为圆形;雌
花序圆锥形,长12-20毫米,下部粗1厘米,子房绿白色,倒卵形,柱头小,盘状,具短柄,
胚珠3,长圆形,浆果种子1,近球形;各附属器无柄,长4-10厘米,下部粗2.5-3毫米,近直立或膝曲状,裸秃,稀具1-2枚钻形
中性花。花果期6-10月。
[1]
岩生南星
海拔1800-2800米的草坡或
河谷灌丛中较常见。
[2]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