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哲罗鲑(学名:Hucho bleekeri),别名为虎嘉鱼、贝氏哲罗鲑[4],是中国长江流域特有的鲑科哲罗鲑属鱼类[9][7]。其是大型冷水性鱼[4][7],一般体长37.5~64.0厘米[3],体重1~2千克[10],雌雄鱼身体背部呈苍青色[7],雌鱼腹鳍和尾鳍后部呈橙红色,雄鱼则呈紫黑色[5]。体狭长呈椭圆形,稍侧扁[7]。口端位而裂大,腹部圆且呈银白色[7][5]。体被细鳞,无辐射沟[7]。背侧具“十”字形小斑,犁骨轴部每侧具4颗粗壮牙齿[3],侧线平直[10]。 川陕哲罗鲑分布于中国四川、青海、陕西秦岭一带的大渡河、汉江上游水系中[5]。分布区域海拔在700~1300米[5][10],喜在低水温、高溶氧,水质清澈、河床为石砾或沙质的溪流中生栖[7][10]。川陕哲罗鲑是冰川期活化石,生长速度快,营养 丰富,在动物地理学、古生态及鱼类系统与气候变化等学术研究、人文、生态等多方面有重要价值[4][7]。 2012年,川陕哲罗鲑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极度濒危(CR)物种[2]。2021年,中国将其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
命名与分类研究
1934年,日本学者木村(Kimura)将川陕哲罗鲑命名为Hucho bleekeri[1]。川陕哲罗鲑是第四纪冰川期自北方沿日本海、黄海及东海北部迁徙至中国的[9][3]。因雌鱼腹鳍和尾鳍后部呈橙红色,雄鱼则呈紫黑色,故而称为大红鱼[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