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豆象

鞘翅目豆象科昆虫
巴西豆象(Zabrotes subfasciatus),又名墨西哥豆象,是一种危险的入侵害虫。

形态特征

成虫雄虫体长2~2.9mm,雌虫2.5~3.6mm;体呈宽卵圆形。表皮黑色,有光泽。头小,被灰色毛,额中脊明显,复眼缺刻宽,缺刻处密生灰白色毛。触角细长,基部2节红褐色,余黑色,雄虫触角锯齿状,雌虫触角弱锯齿状,触角第l节膨大,其长为第2节的2倍。前胸背板宽约为长的1.5倍;两侧均匀突出,后缘中部后突,整个前胸背板呈半圆形。雄虫前胸背板被黄褐色毛,后缘中央有一淡黄色毛斑;雌虫前胸背板有较明显的中纵纹和分散的白毛斑。小盾片三角形,着生淡色毛。臀板宽大于长,与体轴近垂直。雄虫臀板着生灰褐色毛,偶有不清晰的淡色中纵纹,雌虫臀板多被暗褐色毛,白色中纵纹较明显。腹面被灰白色毛,后胸腹板中央有一凹窝,窝内密生白色毛。后足股节端有2根等长的红褐色距。雄性外生殖器的两阳基侧突大部分联合,仅在端部分离,呈双叶状,顶端生刚毛;外阳茎的腹瓣呈卵圆形;内阳茎的骨化刺粗糙,中部有一例“U”形的大骨片。
卵长约0.5mm,宽约0.4mm。扁平,紧贴在寄主豆粒表面。
幼虫老熟幼虫呈菜豆形,肥胖无足,乳白色。头部具1对小眼,额部每侧着生2根刚毛。唇基着生1对长的侧刚毛,基部有1对感觉窝。上唇近圆锥形,基部骨化,端部有小刺数列,近前缘有2根亚缘刚毛,后方有2根长刚毛,基部每侧有1感觉窝。上内唇中区有1对短刚毛,端部有7根缘刚毛及少数细刺。触角2节,第2节骨化。上颚近三角形。下颚轴节显著弯曲,茎节前缘及中部着生长刚毛;下额须1节,下额叶具5个截形突,下方着生4根刚毛。后颏与前额界限不分明,着生2对前侧刚毛和l对中央刚毛。前额具l长的盾形骨片。腹部第1~8节为双环纹,第9~10节为单环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