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姓

中国姓氏之一
师(shī)姓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姓氏之一,产生于远古时期[1],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源出比较复杂。师姓历史久远,最早记载见于东汉《风俗通·姓氏篇》[2]。师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师姓望族出于太原、琅琊、平原一带[3]
师姓的来源有三个,来源一:师姓以官名为姓。据《姓谱》载,夏商时代,管理乐技职官名师,如上古师延,商代师涓等。周朝也有师尹之官,掌管音乐歌咏。这些人的后代子孙遂以职官为姓,乃成师姓;来源二:师姓以技艺为氏。据《元和姓纂》载,两周及春秋战国时代,擅长乐技的人被称为师。晋国有师旷、师服,鲁国有师乙、师襄,郑国有师悝、师触、师躅、师惠、师叔,卫国有师涓等,皆为当时的著名乐师,精于音律。这些精于乐技的乐师们的后代,便以祖上的技艺职业为姓,遂成师姓,也称师氏;来源三:师姓出自周代,以人名为姓,为师君的后代。周朝时,有个叫师君的名人,他的后代就用祖上名字中的“师”字为姓,也称师氏[3]。历史上因避讳改姓现象显著,金元时期部分尹姓、杨姓改为师姓,清代后逐步恢复部分原姓。

姓氏源流

源出包括8个方面:
源流一——以官名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