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白血病-快懂百科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是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抑制正常造血,可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各种脏器。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和浸润等征象。[2] 国际上常将AL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系白血病两大类。[6]急性白血病分型,临床并行使用法美英(FAB)分型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分型。[2]AL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认为发病由多因素导致,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3] 急性白血病起病缓急程度不同,急者可以突然高热,类似“感冒”,也可以发生严重的出血。缓慢者常为脸色苍白、皮肤紫癜,月经过多或拔牙后出血难止而就医时被发现。可出现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及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表现。[2]当髓系母细胞≥骨髓有核细胞的20%或非红系细胞≥20%,或在复发性细胞遗传学异常情况下,无论原始细胞百分率如何,可诊断为AML;当红系成分>50%时,淋巴来源的原始细胞≥20%的骨髓有核细胞或≥20%的非红系细胞成分,则可诊断为ALL[4] 急性白血病一般治疗主要是防治感染、成分输血支持、防治高尿酸血症肾病和维持营养。[2]抗白血病治疗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治疗,两者均包括诱导缓解治疗和缓解后治疗等。多数大于60岁的AL病人化疗需减量用药,以降低治疗相关死亡率。[2] 中国白血病发病率为(3~4)/10万,ALL发病率0.69/10万,AML发病率为1.62/10万。AL若不经治疗,平均生存期为3个月左右,短者甚至在确诊数天后死亡。经过现代治疗,不少AL病人可长期存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