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嘎

民间游戏、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
4
打嘎,是一种民间儿童的体育游戏。又叫做打[]、打瓦、飞跺、打板等。[2][3]起源于帝尧时期的击壤,[4]既可以两人对打,也可以四人或六人分成集体进行游戏。[6]在空旷的土质场地,在地面上挖一个凹槽。使用木材分别制作成两头削尖如枣核状的“嘎”和长约40厘米、宽约30厘米可握的木板。用木板击打“嘎”,游戏玩法多样。[7]
打嘎游戏在现代主要活动区为中国的中小城镇及乡里。一些中小学校还把这种游戏引进体育课堂,2008年,打嘎游戏被山西省选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

游戏玩法

场地

以开阔的土质地面为佳。在场上用尜尖画直径为2m的圆为锅或凹槽。[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