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
战争背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 编辑
第一次战役即将结束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判断 "联合国军" 可能重新组织进攻,提出了巩固胜利、克服当前困难、准备再战的方针,如敌再进,则让其深入后歼击之。11月5日,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同意彭德怀提出的方针,并指出:德川方面甚为重要,志愿军必须争取在元山、顺川铁路线以北区域创造一个战场,在该区域消耗敌人的兵力,把战线推到平壤至元山一线,而以德川、球场、宁边以北以西区域为后方,才能对长期作战有利。同时确定第9兵团(辖第20、第26、第27军计12个师)立即入朝,在东线担任江界、长津方面的作战任务。9日,毛泽东再次指出,志愿军应争取在一个月内,东西两线各打一两个仗,歼敌七八个团,将战线推进至平壤、元山一线。据此,志愿军采取内线作战、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方针,计划在西线将"联合国军"诱至大馆洞、温井、妙香山、平南镇一线,集中6个军歼灭之;在东线将其诱至旧津里、长津一线,由第9兵团歼灭之。此时,志愿军已达9个军30个师38万余人,在东西两线均形成优势兵力。为开展敌后游击战以配合正面作战,经志愿军与人民军商定,由志愿军第42军2个营和朝鲜人民军1个联队组成游击支队,渗透到孟山、阳德、成川之间地区,破坏交通运输,袭扰敌人,并联络在敌后的人民军部队。
战争概述/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 编辑
12月1日,美第 9军在遭到重大伤亡后改向安州突围,志愿军展开追击,12月5日收复平壤。在东线,刚入朝的志愿军第9兵团第20、第26、第27军冒着-30℃的严寒,抗击美第3师、第7师、陆战第 l师等部的进攻,并将美第7师第31团、第32团、第 3师第7团、陆战1师第7团等4个团、1个坦克营、3个炮兵营包围于新兴里、柳潭里、下碣隅里地区。美军在数十架飞机掩护下夺路突围,志愿军第20军第58师第172团连长杨根思在下碣隅里战斗中,为坚守阵地,抱着炸药包与冲上来的数十名美军同归于尽。激战至 12月1日,被围的4个团大部就歼。2日,东线“联合国军”全线撤退,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跟踪追击,9日收复元山,17日收复咸兴。至24日,“联合国军”全部撤退到三八线以南,第二次战役至此结束。此役志愿军共歼灭“联合国军”3.6万人,将战线推进至三八线附近,基本恢复战前态势,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局。
战争过程/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 编辑
志愿军在西线实施反击
29日,西线“联合国军”开始全线退却。美军第1 军撤至安州地区,准备经肃川向平壤方向撤退;第9军收缩至价川、军隅里地区,企图经龙源里、三所里向顺川突围;同时,急调在顺川的美军骑兵第1师和位于平壤附近的英军第29旅各一部北援接应。志愿军领导人为集中主力围歼美军,令第113师坚决阻击南逃与北援之敌,第38军主力速向第113师靠拢;令第42军速向顺川、肃川攻击前进;令正面各军速向安州、军隅里方向进攻。29~30日,第38军主力在凤鸣里地区歼美军第25师1个团大部。该军第113师在三所里、龙源里顽强抗击,坚守阵地,粉碎了美军突围与北援的企图。第40军攻占军隅里,歼美军第2师1个营后,主力继续向安州方向前进。第39、第66军先后由宁边东南渡过清川江,继续向南攻击前进,会同第38军歼击被围的美军第9军所属部队和南朝鲜军第1师。第50军从博川东南逼近清川江,继续向安州方向前进截击美军第1军正在退却的部队。第42军仍受阻于新仓里。12月1日,美军第9军从三所里、龙源里突围无望,被迫遗弃大量辎重装备转向安州方向突围。由于志愿军外层战役迂回部队前进受阻,迟误了插向顺川、肃川的时间,致使美军第9军得以经安州、肃川退向平壤。
志愿军在东线实施反击
志愿军在西线发起反击后,东线美军第10军(辖第3、第7师和陆战第1师)并指挥南朝鲜军第1军团(辖首都师、第3师)仍继续向北推进。至11月27日,美军陆战第1师主力位于柳潭里、下碣隅里地区,一部在富盛里、古土里。第7师主力和第3师一部向陆战第1师靠拢,以增强长津湖方向进攻力量;第3师一个团位于社仓里以保障第10军主力翼侧的安全。南朝鲜军首都师已越过清津向大津逼近,第3师主力已进到端川以北地区。此时,志愿军第9兵团第20、第27军在长津湖地区完成了反击作战准备,第26军主力正开往长津东南地区。第9兵团为抓住美军兵力分散的有利时机,令第20、第27军于当日黄昏发起反击。当时气温降至-30℃左右,志愿军指战员在高山雪地顽强作战,至28日晨,将陆战第1师主力及第7师1个加强团分别包围于下碣隅里、柳潭里和新兴里地区,并攻占富盛里、死鹰岭、新垈里阵地,切断了美军各被围部队之间及其与后续部队的联系。美军被围部队为打开通路,连续不断地猛攻志愿军死鹰岭、富盛里、新垈里阵地。第9兵团一面组织抗击,一面调整部署,准备反击。28日晚,第27军第80师和第20军第58师分别对新兴里和下碣隅里展开攻击,因兵力不足,冻伤较多,仅在外围毙伤美军1000余人。29日,美军陆战第1师被围部队分别向第20军第58师和第60师扼守的死鹰岭和富盛里阵地猛攻。第58师第172团第3连连长杨根思率领1个排扼守1071.1高地,连续打退美军8次进攻。在全排仅剩两名伤员,且弹药已尽的情况下,负伤的杨根思抱起炸药包,冲入敌群,与敌同归于尽,保住了阵地。第60师在富盛里、小民泰里一线阵地击退美军多次进攻,并乘胜向古土里方向实施反击,毙伤俘敌近千人(见富盛里战斗)。30日晚,第27军集中第80师和第81师主力对新兴里美军第7师第32团、第31团1个营及师属炮兵营发起进攻, 战至12月1日将其全歼 。此时,东线联合国军开始撤退。志愿军加紧攻歼被围之敌。1~2日,第27军主力和第20军第59师在囦水里、死鹰岭地区,与从柳潭里撤退的陆战第1师主力展开激战,歼其一部。3日,陆战第1师主力丢弃重装备撤往下碣隅里,6日晨,在大量飞机、坦克的掩护下,经古土里继续向南突围。当日,志愿军第26军也投入作战,尾敌追击。12日,美军陆战第1师在第3师的接应下撤回五老里。其间,志愿军层层阻截,步步紧追,先后毙伤俘美军1400余人,但未能将陆战第1师全歼。
中朝人民军队收复“三八线”以北地区联合国军在东西两线遭到沉重打击后,麦克阿瑟于12月3日命令部队向三八线实施总退却。4日,志愿军乘胜追击。6日,志愿军第39、第40军各一部和人民军第1军团一道收复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临时首都平壤。战斗在敌后的朝鲜人民军和由志愿军联合组成的游击支队截歼"联合国军",先后收复镇南浦、铁原、新溪、沙里院等重要城镇。16日,"联合国军"全部撤至"三八线"以南。彭德怀考虑到南进过远,将增加以后作战困难,下令部队进至"三八线"以北即停止追击。23日,西线各军在金川、九化里、朔宁、涟川、铁原、华川等地区集结。人民军第1军团越过三八线解放延安半岛和瓮津半岛,第2、第5军团各一部进占春川、加平。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W·H·沃克在撤退中身亡。东线,美军第7师一部和南朝鲜军第3师、首都师于14日撤至兴南地区,美军陆战第1师余部亦撤向咸兴、兴南。这时,人民军已于9日收复元山,将美军、南朝鲜军陆上退路切断。于是东线“联合国军”便调集300余艘舰船到兴南港,准备全部从海上撤退。志愿军第26、第27军不顾连日作战疲劳,同人民军第3军团一起展开追击,17日占领咸兴,19日占领涟浦机场并歼敌一部。联合国军在兴南港以陆海空火力构成严密火网,掩护其部队登船从海上撤逃。24日,中朝人民军队收复兴南地区。至此,除襄阳外,联合国军全部被打退到三八线以南,第二次战役遂告结束。
相关人物/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 编辑
战争作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 编辑
相关文献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难忘的出国之战(上) - 党史纵览 - 2010 ( 10 )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我在外交部的最初岁月 - 党史博览 - 2007 ( 1 )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