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应用技术发展史

报纸应用技术发展史
报纸应用技术是指传递新闻、制作报纸所使用的技术手段。古代报纸是用纸、笔、墨手工抄写和雕版印刷。17世纪初叶以后,普遍使用活版印刷。18世纪中叶发展为凸版印刷、平版印刷、凹版印刷等多种印制方法,以及相应的印版制作技术、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

简介

20世纪80年代,发展为电子计算机照相排版、高速彩色轮转印刷、自动分发、计算机缩微资料检索,并与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导纤维通信、办公室自动化等技术相结合,逐步形成报纸计算机综合网络系统。现代报纸应用技术是多门类、多层次的综合性应用技术,是以社会的科学技术进步为发展的基础。报纸大规模、高速度乃至跨越国界的发展,客观上又促进了整个报纸应用技术以及与之相关的印刷技术的发展。
历史沿革 据现有历史资料记载,中国最早的报纸是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的“开元杂报”。唐僖宗光启三年 (887)的官报存于英国不列颠图书馆。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开始应用于书籍印刷。史料说明,宋代的报纸已经使用雕版印刷。明崇祯十一年(1638)开始使用活字印刷邸报。邸报到清代称《京报》,开始形成固定的报名。虽由民间经营,却有一定的合法地位。它有专门叫“京报房”的经营机构,集编辑、印刷、发行于一身,是今天报社的雏形。中国古代报纸创始于唐,发展于宋,衰滞于元,复兴于明,结束于清。清代的《京报》处于中国古代报纸向近代报纸过渡的地位(见中国古代报纸)。

西方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