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文选

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的诗文集
1
4
《昭明文选》是南朝时期梁太子萧统组织文人编纂的一部文学总集,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最初名字为《文选》,因为主持编纂者萧统死后谥号"昭明",所以《文选》也就称《昭明文选》。[2]从时间上看,《昭明文选》收录了自先秦至齐梁几百年间的七百余篇作品;从分类上看,它对赋、诗、骚等37类文体进行了编排,而经、史、子等思想学术类文章都没有被收入。
《昭明文选》一书在思想上具有儒家政教思想,同时不忽视情感的作用,重视韵文,重视文章的情感力量,其中的一些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生活。在艺术上,《昭明文选》重视文章的文采,但又反对文章过度华艳,不喜华而不实的文风。[2]
《昭明文选》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极大影响,其保留了大量文学作品,为后世文人学子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范文模本,并突出体现了文学的独立性,影响了后世对于文学观念的理解。[3]据唐代的史料记载可以推知,《文选》的地位几已可与儒家经典并列。由于唐代科举重视《文选》,唐代士子将《文选》作为必读书,如李白、杜甫、韩愈等的创作也都深受《文选》沾溉。至宋代,宋人对《文选》的精熟程度更甚。在日本,《昭明文选》一书也对日本文学与文学研究界产生了影响。[4]

成书背景

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