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大曾-抖音百科
中国摄影师、记者,报道卢沟桥事变第一人
方大曾,原名方德曾,笔名小方,1912年7月13日出生于北京东城区协和胡同的外交家庭,[1][11]毕业于北平(今北京)中法大学经济系,[12]1938年失踪。[13]被公认为是中国抗战“第一照”的作者和报道“卢沟桥事变”第一人,战地记者、摄影家。[3] 1912年7月13日,方大曾出生在北京东城区协和胡同的一个外交家庭。方大曾的父亲在外交部工作,小学时的方大曾就喜欢摄影。[11][1]1929年,17岁的中学生方大曾发起并组织了中国北方第一个少年摄影社团。自此,摄影从爱好逐渐发展成职业。[14]1930年,方大曾从北平市立第一中学毕业后,考入北平中法大学经济系,大学期间曾任北平少先队机关刊物《少年先锋》周刊编辑。[12]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参加“反帝大同盟”的机关报《反帝新闻》的编辑工作,开始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5][16]1932年,联合诗人方殷共同主编《少年先锋》,用相机记录施虐者的残暴和同胞的顽强。[2]1935年[a],方大曾应聘到北平基督教青年会当干事,以方德或小方署名在《世界知识》等刊物上发表文章。[12][17]之后又转到天津青年会工作,不久与吴寄寒、周勉之等一起创办中外新闻学社,任摄影记者。[12] 1936年12月4日,方大曾离开北平到绥远前线进行了长达43天的绥远抗战采访,拍摄了数百张照片,写成《绥东前线视察记》等多篇战地通讯。[12]1937年7月10日早上,方大曾成为第一个到达卢沟桥前线的中国记者,写出长篇报道《卢沟桥抗战记》,配以照片发表。[18]1937年8月初,方大曾独自一人前往保定进行战地采访,写出了另一篇著名通讯《血战居庸关》。[5]同月底,范长江送方大曾登上由石家庄北去的火车。[15]同年,据称方大曾和武汉的全民通讯社(即先前的中外新闻学社)保持过业务联系,此后失踪。[13]范长江在解放后一直寻找方大曾踪迹,最终没有结果,遂写下回忆方大曾的文章《忆小方》。[19] 方大曾与同时期的范长江、徐盈等人齐名,与范长江并称中国新闻史上的“双峰”。在抗战前线,方大曾完成了《前线忆北平》《保定以南》《保定以北》等多篇报道,并向外传递了大量拍自前线的照片。这些中国军民顽强抗战的消息,鼓舞了士气,振奋民族精神,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为中国摄影史和战地报道谱写了重要篇章。因此,他被后辈称为中国的罗伯特·卡帕。[6][7][15]中国新闻史学家方汉奇评价:“方大曾写出的有关抗日军事活动的新闻作品,是对全面抗战的忠实记录,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5]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