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航空123号班机空难事件

1985年发生在日本的坠机事件
1
4
日本航空123号班机空难事件(英语:Japan Airlines Flight 123,日语:日本航空123便墜落事故),又称“日航8·12特大惨案”,是指1985年8月12日日本航空公司123客机在执行东京至大阪航班任务中发生的坠落事故。[1][2]
1985年8月12日18时,[5]日本航空123号班机(机型为波音747-100SR)作为日本航空开行的定期班机,搭载509名乘客及15名机组成员,从日本东京羽田机场起飞,预定飞往大阪伊丹机场。18时24分35秒,飞机在巡航高度7300米时突然机尾洗手间天花板脱落及飞机液压系统故障,导致飞机发出巨响。巨响发生后,机长立刻解除自动驾驶功能,并要求驾驶舱成员对各系统进行检查。飞航工程师福田博检查后表示,飞机引擎和电力系统正常运作,但液压系统压力一直在下降。最终机长做出返回羽田机场的决定。此后近30分钟时间里,虽然一直有空地联络和指挥,机组也做出了很多努力和返航羽田机场的尝试,但飞机一直处于无法正常控制的状态,最终以641km/h的速度在群马县御巢鹰山区附近的高天原山坠毁。[1][4][6]
事后经过调查,该起事故是由于对后端壁破损的不当修理导致垂直尾翼脱落及液压油泄漏,从而引致飞机失控。在当天的飞行中,飞机客舱后部一块漏铆的气密隔板突然破损,客舱内的加压空气高速冲向空心的尾翼部分。[4][7][8]由于日本搜救队内部出现种种混乱和延误,加上失事现场位于山区、天气下雨、能见度不高等不利因素,最终导致搜救人员到隔天才到达现场,丧失了宝贵的黄金救援时间,仅有4名女性在飞机失事17小时后生还,包括一名未执勤的空服员、一对母女及一个12岁女孩。这起造成520人遇难的事故是世界航空史上死亡人数第二多的空难,也是人类历史上单架飞机失事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空难。[9][10][11]

事故背景

客机信息